小学科学_杠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科学_杠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杠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杠杆的原理,会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会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杠杆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设计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判断出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砖块、笔、橡皮、杠杆尺、钩码、剪刀、钳子、镊子、核桃夹子、羊角锤、扳手、自制杠杆、自制杠杆尺、磁铁。 (二)学具准备: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出示巨石图片),问怎样移动巨石。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看一下聪明的海尔兄弟是怎样移动巨石的 (看海尔兄弟和大力士比赛动画) 师:海尔兄弟师用什么来移动巨石的呢 学生回答:……(木棍、杠杆等) (二)学习新课 师: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板书:杠杆 师:一个杠杆有几种东西组成? 学生回答:重物、杆、支撑的石头、人(教师贴黑板自制教具大石头、杆、支撑的石头、海尔兄弟) 师:在自制杠杆教具上讲解三点(重点、支点、力点(贴磁铁代表三点))(然后在ppt上演示操作) (1)小组实验1(自制杠杆)。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杠杆 生:想 师:老师给的材料有铁棒、砖块、橡皮,你怎样用它们来设计一个杠杆 生:用橡皮做支点,用铁棒来撬动砖块。 师:(出示试验提示) 开始实验 分组制作杠杆 (2)小组实验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师:通过以上的实验,用杠杆比用手拿砖块省力吗? 生:(省力) 师:使用杠杆是一定省力吗? 生:不一定 师:那么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试试 师:(出示试验提示)改变支点或力点位置再次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支点越靠近重点用的力量越小(或手越往外用的力越小) (3)小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师: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示:出示图片告知左边重点中间支点右边力点 ②分组实验。 师:根据老师给你的材料你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生:右边挂钩码能够翘起来左边,看用的力量大小,用的力量大就是省力,用的力量小就是费力 师:(出示试验提示) 开始实验(填实验记录表)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贴自制教具杠杆尺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 总结。 出示实验的结果: 实验1:拉力<重物(力)(省力) 实验2:拉力>重物(力)(费力) 实验3:拉力=重物(力)(不省力、不费力) 师:进一步总结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力点到支点距离的特点 省力杠杆:支点到力点距离>支点到重点距离 费力杠杆:支点到力点距离<支点到重点距离 不省力不费力: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三)杠杆的应用 师:生活中有哪些杠杆 生:…… 师:同学们说的的非常棒,想不想现场实践一下?(老师出示跷跷板让同学现场来验证,轻同学可以利用省力杠杆撬动重同学) 师:这些是什么杠杆(出示图片) 生: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可能省力可能费力 五、教学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杠杆、杠杆有机部分组成、杠杆的分类、生活脏有哪些杠杆…… 六、德育渗透: 师:出示阿基米德猜想——物理老师实验——希望同学们像阿基德一样善于思考,有梦想,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好好学习。 七、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回家玩跷跷板,并利用学到的知识战胜其他人。 学情分析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 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本课一开始,我便通过“老师遇到困难”让学生初步认识杠杆可以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并顺势导入课题,使得课亦始,趣已生,并将学生迅速带到了知识大门的台阶前。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的形式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而不能通过简单的讲授教给学生。学生对杠杆并不陌生,但并没有真正的研究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下,自己推测、观察、研究、体验,这符合科学认知规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年级的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