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吸进去的是什么物质?
空气
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但离开了空气生命将无法存在。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走进空气的海洋,了解它的重要作用。
【板书】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放松一下
视频展示
同学们说空气到底是轻还是重?
空气的密度是1.293g/L,比多数物质密度小
很重要!我们离不开它。医学数据显示,如果没有食物,人们最多可以坚持3周;没有水,可以坚持大约3天,而没有空气连3分钟都坚持不了。
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它的每种成分都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空气的成分
【板书】 4-1空气的成分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成分
学生回答
补充?含量?
可见同学们对空气有所了解,但知道的并不准确,请阅读教材P74,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
同学们记住空气的成分只用了2分钟,但是科学史上发现空气的成分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同学们看书P76多识一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在空气成分的研究中哪几位科学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其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
关于空气成分发现史,你还有那些了解?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科学家的这些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拉瓦锡率先用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我们一起来了解和认识拉瓦锡的实验,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视频展示
大家一起看这就是当年拉瓦锡的实验装置。曲颈甑、倒扣在汞槽里的玻璃钟罩组成一套密闭装置,曲颈甑内装有少量汞。实验时用火炉给汞加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能看明白吗?你认为拉瓦锡是怎样得出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的?
学生回答
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不能用拉瓦锡的装置?
受拉瓦锡的启发,你能不能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四人小组讨论,画在笔记本上。
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思路、方案。
相互评价,提问、答疑、改进实验方案。
演示实验
展示装置,密封一段空气。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描述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整理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及符号。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整理在笔记本上
讨论: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
讨论后得出原因,整理在笔记本上:
进水少于五分之一体积:
= 1 \* GB3 ①红磷不足
= 2 \* GB3 ②没冷却至室温
= 3 \* GB3 ③装置漏气
多于五分之一体积:
装置无法始终密封,伸入燃烧匙时,挤出瓶内部分空气。
形成知识: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要保证实验成功,需满足哪些条件?(提示:可以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上进行思考)
方法提升:
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反应掉,利用体积差或质量差,测得该成分的含量
知识应用:做巩固提升练习。
小结:空气的成分须记住,录像。
布置作业:
1.《同步》第一课时
2.请试着再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在学生充分发表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设计较为精确的化学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
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每一个学生都是全神贯注,整节课都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营造出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的听课老师都感到欢快、充实。这节课学习内容恰当,教学方案设计科学,教学环境宽松,教学形式灵活,教学过程组织得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对于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化学_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非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11-3化学与农业生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及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及鉴别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空气的成分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重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重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地理_西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初中化学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化学中的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基于大数据下的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常见离子的鉴定和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毕业论文.doc VIP
-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规范图集:L13G1_建筑结构常用节点构造.pdf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提纲(免费).doc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