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能准确读写“委托、神机妙算”等词语。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2、导入第二单元主题——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简单介绍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4、课件出示:课时目标——《三国演义》——作者简介——三国形势介绍。 二、初读感知 1、导读目标:看视频,听课文朗读,并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巩固学习字词: (1)我会认——识字游戏——识字方法; (2)我会写——按字的结构分类——生字笔顺(督、遮、寨、擂、插); (3)词语认读——词语解释。 3、导读目标:默读课文,边读边概括“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4、出示课文文档,学生自由读文。 5、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6、梳理课文,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大意。 7、简要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领悟 1、同学们,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 2、简介“草船借箭”背景。 3、导读目标:默读起因部分,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 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出示课件,学生默读起因部分。 周瑜:明知故问,设下圈套——假借公事,暗藏杀机——步步紧逼。 思考: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课后第二题) 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 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7、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8、为什么周瑜如此费劲心机地要惩罚诸葛亮呢?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②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么? ③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2、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精读领悟 1、导读目标:默读“故事经过”部分,找出文中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 的语句,体会他的智慧和谋略。 2、出示课件,默读课文5——9自然段。 A、“神机妙算”——知人心 1、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 2、从“果然”一词,你体会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B、“神机妙算”——知天时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早料到第三天四更时会“大雾漫天”) (2)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