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PAGE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课型:精读引领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说一说你最崇拜谁?你知道他们靠什么取得那些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2.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3.这里的“?”和“!”,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科学家的疑问和寻求到的真理)采用这样的符号有什么好处?(用符号代替语言更能形象的感受到“由问题到真理”的过程)
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齐读)
4.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直奔事例,感悟写法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写了三个事例。快速浏览课文,简单概括这三个事例。
2.读事例,悟写法。
(1)小组合作学习,填写表格。
自由读事例,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汇报交流。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
(3)探寻表达方法。
请仔细地读读文中的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在课文中画一画,做做批注。
A.事例相似
这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恰恰是从这样微小的事例得到了如此显著的结论,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见微知著。
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善于观察或善于提问。
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写法相同
过渡:著名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内容上的相同,如果能再发现作者写法上的秘密就更棒了。
结构相同:仔细读三个事例,看看每个事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每个事例都是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详略相同:三位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是不是一样的呢?(简略写实验的过程,而详细写发现问题的过程、得出的结论。)
C.详略用意
参照第二个事例,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发现问题的过程写得最为详细?
总结:作者重点描写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印证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聚焦问题,领悟精神
1.现在我们就一起回顾三位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出示相关语句,指读。)
2.面对身边的小事,波义耳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一起来读读。透过这些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他的问题一个跟着一个,思考越来越深入,他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究、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中有所发现,有所成就啊!)
评:原来这问题的背后藏着科学家敏锐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啊。
3.那谢皮罗教授和奥地利医生的身上是否同样具有这种精神呢?找出相关句子。
4.小结:正是具有见微知著、善于发问的精神,科学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四、拓展阅读,学习仿写
1.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一篇论说文《说“勤”》,看一看这篇文章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又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1)自读自悟。
(2)全班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观点?(围绕“一勤天下无难事”写了“勤出成果”“勤出智慧”等事例)
(3)说一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些观点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交流。
2.读了两篇论说文,下面我们亲自尝试来写一写论说文。
(1)回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法。
(2)我们来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观点,你觉得哪部分应该详写?
(3)动笔仿写,从详略方面引导。
板书设计:
19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观点)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同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对该认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详细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效果分析
上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语文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爱心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爱心树》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学写儿童诗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风娃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信息技术_快跟鼠标握握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信息技术_快跟鼠标握握手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比较阅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语文_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小学语文_24.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小学语文_25.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语文_25.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小学语文_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3.桃花心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卖火柴的小女孩》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