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能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自创或合作创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感受事物重复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准备:
1. 挂图《小熊的家》1张,石头卡片若干, 黑板等;
2.幼儿操作材料:雪花片,串珠,小蘑菇插板等三组材料若干。
活动建议:
玩游戏“请你跟我做”,初步感受规律,激发幼儿学习排序的兴趣。
(1)教师做“拍手、跺脚”和“拍手、跺脚、跺脚”动作,引导幼儿感受“ABAB”和“ABBABB”排序规律并引导幼儿运用图谱“小手小脚”将规律记录下来。
(2)幼儿创编其它身体动作。
提问:你想做什么有规律的动作?(幼儿自己创编,并引导幼儿一起来做)
2.出示挂图“小熊的家”,进一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方式。
(1)提问:小熊的家哪里是有规律排序的?
引导幼儿发现蝴蝶飞的方向“两只向上飞、两只向下飞”的规律;大山和小山按照大山数量不变,小山越来越多的规律等等。
(2)引导幼儿操作鹅卵石图片将“小熊家的路”补充完整。
小结:大家找到这么多有趣的规律,他们有的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列,有的按递增或是递减的规律排列,这些有规律的装饰把小熊的家装点得非常漂亮。
3.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做项链,探索多规律排序。
(1)幼儿自选雪花片、小蘑菇粒、串珠等材料,鼓励幼儿用交替、重复的多种规律给小熊做项链。
鼓励幼儿交流作品,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4.寻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事物重复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提问: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这些有规律排序的地方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如:衣服、窗帘、斑马线、公园的花坛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既装扮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乐趣。
《有规律排序》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排序经验,对ABAB、ABBABB等较简单重复交替变化的规律有一定了解,能够根据物体之间重复的规律说出接下来的排列顺序。并通过自身感知形成了认知经验;而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有规律排序,使得幼儿有了零散的经验。随着抽象思维的迅速发展,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对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有了一定的挑战。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新规律,在动手操作中自创、合作创设出新的排序规律,从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指南》中指出: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按规律排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排列物体。在活动开始环节,我设计了“请你跟我做”的游戏导入活动,通过“拍手跺脚”的动作变化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规律,激发幼儿按规律排序的兴趣;然后通过创设“参观小熊新家”的情境,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物体多种重复交替变化的规律,进而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物体按某一种颜色数量的递增或递减排列的规律。接下来创设“为小熊串项链”的操作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操作交流,创新不同的排列规律,从而体验数学探究的快乐。最后,结合幼儿在生活中关于有规律排序的零散经验,进行回顾和提升,如:衣服上的花纹、衣橱上的图案、墙壁的装饰等,从而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感受有规律装饰的美。这也符合幼儿活动“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原则。
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材分析
《有规律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上学期,《多彩的秋天》主题中的数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去小熊的新家做客”这一情节,能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并延伸到生活中,在观察操作中,体验事物重复的乐趣。
《指南》中提出:5—6岁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大班幼儿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相比中班幼儿有了较大的发展,能逐步学习按物体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特征进行规律排序。为此,在活动中,我提供给幼儿多种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重点是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发现规律,大胆创造,变换不同的排序形式,体验创造的乐趣。通过排序活动,培养幼儿认真细心、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设计活动时我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创设“参观小熊的新家”“为小熊设计项链”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运用动静结合方式进一步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重视“做中学”,“玩中学”,让幼儿体验参与数学游戏的快乐。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为以下三条:
1.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能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自创或合作创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感受事物重复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重点: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体育_1、足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1、韵律体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3、排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3、排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3、支撑跳跃动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3、支撑跳跃动作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3、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与游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5、跳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5、跳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幼儿园学前_大班科学《奇妙的影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幼儿园学前_大班语言《我喜欢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1、青春期男女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1、青春期男女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信息技术_智能风扇新体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信息技术_智能风扇新体验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0).doc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课件设计(精选8).ppt
- 幼儿园学前_《奇妙的影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幼儿园学前_《好玩的报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VIP
- (2025)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docx VIP
-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pptx VIP
- 新西兰毛利文化课件.pptx VIP
- 固体物理学 -课件(3.1.1)--第三单元课件.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计划及教案(全册)(表格式107页).doc VIP
- Dell戴尔Dell 32 Plus 4K QD-OLED显示器 - S3225QC用户指南.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教材解读.pdf VIP
- 遗失补办户口本授权委托书.doc VIP
- 2020年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