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之美,感悟情感之真。 2、学习写景、咏史、抒情相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模仿《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字线索题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词人: 他是宋代人 他的词多属于豪放派 他酷爱饮酒,自觉人生百年全是醉 他字幼安,号稼轩 明确:辛弃疾(学生一般看到前三个就会猜出来是苏轼,长此以往苏轼就等同于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其实他还有很多的身份)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词人: 他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 他是水利专家,曾治理西湖 他是美食家,也是酿酒专家 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明确:这个词人才是苏轼。通过这两个线索题,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神,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首先,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之美,感悟情感之真。 2、学习写景、咏史、抒情相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二、朗读感知 学习古诗词,重在朗读 名家诵读,学生听读:点击朗读视频 注意疏通字音,把握停顿,体会情感 问题: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明确:字音饱满,停顿得当,情感浑厚,铿锵有力。 学生自读,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范读,同学评价 谁来读一读?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学生齐读 问题: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属于豪放派。 要把苏轼的这种豪放之情读足,我们还需要细细地品读原文。 品读探究 既然写的是《赤壁怀古》,词人哪些诗句词人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赤壁的景色?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一)小组讨论: 问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 明确: “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从形的角度,写出了赤壁山石奇峭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拍”突出了浪涛搏击江岸的力度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声的角度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 “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千堆雪”运用了比喻,写出了赤壁江浪的色。 ( 需要注意的是答这一类型题的思路,第一步,看有无修辞;第二步,解释字面义;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第四步,分析背后情感。)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出赤壁景色的雄奇壮阔,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而这雄奇壮阔的赤壁正是大名鼎鼎的周郎赤壁,很自然引发了词人的怀古之情。那此人怀念的这个古人显而易见,就是周郎。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周瑜描写的句子来。(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 (二)小组讨论 1、词人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周瑜,有何特点? 明确:年龄:“当年”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当年华,意气风发。 婚姻:“小乔初嫁了”,幸福美满。“小乔”,是当时有名的白富美。据史料记载,周郎二十四岁迎娶小乔,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然插入这一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加周瑜的少年英俊、春风得意。 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装束儒雅,风度翩翩。 事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卓越的将才。 苏轼为什么塑造了周瑜这一形象,因为他也想像周瑜一样,建立一番功业,扭转北宋王朝不景气的现状,成就风流人物的美名 。 但现实不如意,此时的苏轼已经四十七岁,家庭生活上爱妻已逝十多年,事业上因北边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历经沧桑,所以他说“故国神游,所庆应笑我,早生华发”。 周瑜,官场情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詹州,州州失意。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与前文呈现出来的豪放的词风是否有矛盾之处? 明确:“人生如梦”写出了人生短促、虚幻,与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呼应,多少风流人物尚且经不住时光的淘洗,更何况是虚度华年的自己。人类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光相比太渺小了,如何让短暂的生命在漫长的时光中留下痕迹,那只有像周瑜一样把握现实有所作为以期不朽,所以“人生如梦”,不是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充满了消极思想,而是说人生短暂,我们应需努力,争取在漫长的时光中留下曾来过的痕迹。 苏轼也曾为此而努力,但现实很残酷。结合创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满腹才华的他有太多委屈与不甘,可他没有在下文中怨天尤人,尽情宣泄他的失意,而是敬往事一杯酒,再多恨再多愁也不去细究,就让它们随流水而去吧,可见他的旷达、洒脱。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