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第一课,民歌小调在整个小学音乐教材中并不陌生,从三年级的台湾小调《摇船调》、四年级的江苏小调《杨柳青》安徽小调《划龙船》、五年级的河南小调《编花篮》、四川小调《采花》,六年级的江苏小调《茉莉花》,都体现传统音乐民歌小调的重要性,都在弘扬传统音乐,弘扬传统文化。而本单元《小调集萃》正是对民歌小调学习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
本课的《无锡景》的教材分析:《无锡景》是引领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江南音乐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这首小调旋律曲折委婉,清丽流畅,优美动听。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民歌小调,特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点,并坚持艺术的原则。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和水平上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音乐课对民歌和小调都有一定的积累和掌握,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有限,很多时候只是机械的唱歌,对于演唱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调在力度,速度,节奏变化上都不能很准确的把握。
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上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音乐课上的互动中表现的很积极,非常适合小组合作,我就需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他们带着对音乐知识的无限求知欲来自发、自主、创新性的学习。
由于大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对于本课降B调的《无锡景》学生们在音高上很难达到原调,需要降调到F或者G调更适合学生流畅的、自信的演唱这首歌曲,也更好的表达出民歌《无锡景》的音乐情绪。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江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以及江苏民歌的主要特点。
2、了解装饰音在民歌中的作用。
2、了解民族五声调式“起、承、转、合”的创作结构。
3、 了解歌词中衬词在小调中的作用。(听起来亲切柔和、优美、耐人寻味。极大的附和了“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的教育理念。)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的富有情感演唱《无锡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加深对中国民歌中的小调的喜爱,弘扬传统音乐,发展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无锡景》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的能力及强烈的民族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1、掌握装饰音(波音、前倚音)在歌曲中的正确演唱以及表达的民族音乐特色。
2、学会分析民族音乐结构(包括民族五声调式和起承转合的创作结构)。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琵琶、二胡、钢琴
六、教学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学法
引导
引导
说无锡
说无锡
民族传统语言
民族传统语言
美感
美感
合作民族传统民歌唱无锡民族传统音乐
合作
民族传统民歌
唱无锡
民族传统音乐
民族传统乐器小调《无锡景》
民族传统乐器
小调《无锡景》
游无锡好奇
游无锡
好奇
民族自然风光
民族自然风光
探索
探索
赏无锡自然
赏无锡
自然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
热爱
热爱
传承
传承
弘扬
弘扬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渡:
(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崔老师来当导游,带同学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吗?去哪里呢?
1、听曲猜地名
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2、测耳力
演奏《茉莉花》乐句,找两句不同。解决教学重点装饰音。(1、波音2、前倚音)
二、思维展开:
(导入)师:崔老师就带着大家踏上汽船“无锡号”来一场一边“说无锡”,一边“唱无锡”,一边“游无锡”的“无锡一日游”。
说无锡
(1)学生介绍无锡(小组合作)。伴随方言版《无锡景》
(2)学说吴语
唱拨拉:唱给 细细道道:仔细讲讲 惬意:舒畅 靠拉笃:靠在
(衬词)末、那、那个
(3)学习民族五声调式。
唱无锡、游无锡
(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范唱第一段,学生思考:
(1)这首歌曲是西洋自然大调还是民族五声调式?(小组合作)
(2)乐谱中出现了我们学过的波音和前倚音?(继续解决和巩固难点)(小组合作)
2、学生识谱、唱谱(教师和小组合作引导)
3、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小声学唱第一段。
4、、学生带有音乐情感(优美、柔和、细腻)自主演唱第一段。
(二)学唱歌曲第二段
1、学生游赏无锡(多媒体),教师示范唱第二段歌词。
学生思考:请留意我们游无锡哪些好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传统特色?(小组合作)
2、教师与小组合作,演唱第二段歌词。(小组合作)
3、教师演唱自创古诗词歌曲《江南》(汉乐府)加深学生对本段歌词的理解,表达音乐情绪。
4、 学生带有音乐情感自主演唱第二段。
(三)学唱歌曲第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_Module 9 Unit 1 He left school and began work at the age of twelve.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历史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数学_ 7.5 平方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 7.5 平方根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6.6利用树状图和列表计算概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6.6利用树状图和列表计算概率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7.1 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7.1 算术平方根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7.2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雪域天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音乐_雪域天音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体育_体育锻炼 重在参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物理_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美术_梅竹言志——香如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美术_梅竹言志——香如故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观评记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