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
0 引言
改写( rewriting )一词最早是由勒菲维尔引入翻译研究的 一个重要概念, 并由此而产生了翻译中的改写理论。 毫不夸张地 说,改写理论应该是翻译文化派的理论基石——正是改写理论中 关于改写和决定翻译成为改写的社会文化因素 (如主流诗学, 意 识形态)的讨论开启了近二十年来浩浩荡荡的文化翻译研究大 潮。文化派翻译研究一方面在翻译研究的广度上确实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但是同时也让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面临着被边缘化, 从而丧失其本体的危险。 因此, 这样的危险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警 觉,让人去检视文化派翻译理论的根基——改写理论的对与错, 真与假。
勒菲维尔的改写论
勒菲维尔本人出身于比较文学领域, 因此他在翻译上的研究 深受比较文学影响,同时也从佐哈尔( 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 论( Polysystem Theory )和操控派( Manipulation School )中 吸取了大量养分。他认为语言派的研究虽然“从词句走向了篇 章,但根本就没有超越语言层面本身(… have moved from word
to text as a unit , but not bey on d)。” (Bass nett Lefevere , 1990, 4) , ①所以要求自己的研究“要超越语言层面” ,重点 研究在更宏阔的语境、 历史、传统范围下翻译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以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改写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 运而生。
根据勒菲维尔的观点,翻译,文学批评,电影改编等通常都 或多或少地被改写以迎合当时的主体意识形态或主流诗学
(1992a, 8 )。②在大量描述性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勒菲维尔
认为:改写是操控,是服务于或受制于权力关系的 ( 1992a. vii ) 。而对于权力关系,勒菲维尔则认为,它是指意识形态
( ideology )和/ 或主流诗学( dominant poetics )( 1992a.7 )。 简单地说,翻译就是为了某种权力关系而进行的改写 / 操控,后 来Munday在介绍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时,就直接把它具化为
“翻译即 / 作为改写(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③
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 根据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 翻译是改写的一种典型形式, 是 权力关系的改写或操控,是为权力关系服务和 /或受制于它,那 么一位仇视共产党的美国译者就可以把这样一个汉语句子:
( 1 ) 我热爱中国共产党!
翻译为英语:
( 1a) I hat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我仇恨中国共 产党!)
根据改写理论,这个例子中(1a)应该是译者(某种权力关 系)为了自身意识形态而对( 1)的改写,也就是( 1)的翻译。 显然,这是一个有些荒唐的结论。
如上显示,改写或操控完全可能会为了某种意识形态目的而 任意为之,对于这一点,人们大可不必费劲找例证,勒菲维尔本 人使用的实例就能加以佐证,仅摘其一例关于《安妮日记》的描 述为证:
1.As a result , the plight of the Jews in the Netherlands is , correspondingly , made to appear less harsh than it actually was. “Jodenwet volgde op Jodenwet” [one Jewish law followed the other] ( Paape 203) is turned into “ein diktatorisches Gesetz folgte dem anderen”[one
dictatorial law followed another] (Sch?黷 z 11 ) , as if
these laws had little or nothing to do with the Jews. ?…
(1990, 67)
从勒菲维尔给出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与原文相比,在所 谓的“译本”中有大量内容上或意义上的改写、 增添、删减等来 迎合不同目标文化特定意识形态, 显然,严肃的译者是不可能接 受这样的观点。
按照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翻译是权力关系意识形态下的对 原文的改写 / 操控。但是我们知道不同的目的语社会有不同的意 识形态,同时意识形态本身亦是变动不拘的, 所以意识形态下的 改写/操控也同样是变动的,任意的。这样一来, “服务于或受 制于”意识形态和 /或诗学的翻译也就是变动的,任意的,译者 即可以这样译,也可以那样译,一切都可以叫做翻译,翻译最终 变成了无所不包。 这种“无所不包”反倒掏空了翻译的内容, 使 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