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与印刷术及其相关技术
文献标识码: A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印刷术从本质上可以说, 是 将印版上的图文通过施加压力转印到载体上从而取得大量复制 品的技术。 这一技术至少在中国隋唐时代就已出现, 但由于没有 明确文字记载, 具体发明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在印刷术诞生之前, 世界各地图文的转印复制技术已十分丰富, 可视为印刷术发明的 先导。中国自远古到南北朝先后出现的模印、捺印、漏印、拓印 等转印复制技术, 为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至少在汉 代,中国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轻便且价廉的文字载体一一纸。 纸
的发明, 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书写材料, 而且也提供了重要 的印刷承印物。可以说,有了纸,才有印刷术。纸对促进人类社 会的进步,与印刷术有着同样的价值。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来看, 敦煌及其周边地区与印刷术以 及各类转印复制技术、造纸术关系至为密切。
一 模印
1. 陶纹拍印
陶器的发明, 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现在已知最早 的陶制品是捷克出土的用黏土烧制的动物小雕塑, 距今约 2.6 万 年。中国陶器最早的见于湖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等遗址,距今 约 1 万年。许多出土的古代陶器上可以看到各类图案, 其中有的 是描绘或刻画的, 也有的是在陶拍上缠绕成束的纤维或绳拍印上 去的,称为印纹陶。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最初只是出于防 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绳纹、 篮纹、席纹和布纹等印迹。这种通过拍印而获得印迹,开印模复 制术之先河。
20 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甘肃敦煌汉代烽燧遗址 与新疆楼兰遗址发现表面饰以席纹的硬陶片, 并认为楼兰遗址陶 片“与敦煌以西以北古代边境线上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常见的陶 器类型极为相似, 可能实际上原是从那里带来的陶罐”。 说明汉 代敦煌不仅有印纹陶,而且还可能向远方输送。
2.铜器模铸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铸”的本义就是熔 金属入模冷凝成器。
金文是镌刻技术与冶炼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铸造或镌刻在青 铜器上的文字, 常载于各种彝器、 乐器、兵器、度量衡器、 钱币、 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载文数量最多。自商代起,青 铜器上的文字就铸多于刻。从工艺技术角度讲,铸要比刻复杂, 难度也大得多。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谈到,商代铜器上 的文字,“有些是凹下去的,有些是凸起来的,也有是凹凸相间 的。凹的现在通称为阴文,凸的是阳文。这些款识 ( 即青铜器上 的文字),是先刻好了,印在范上……在范母上却是深刻,阳文 在范上是深刻,在范母上还是浮雕。”从现存青铜器看,大多是 阴文,偶尔有阳文。铸阴文的字范应是凸起反体字,从外观上与 用于印刷的雕版文字一致,说明当时已懂得文字由“反字”得 “正字”的原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唐兰先生认为,铸于春秋 秦景公时(前576—前537)秦公簋的铭辞“似乎是用一个一个活 字印上去的”。有人把它看作活字印刷之先河,是不无道理的。 而秦公簋相传是 1919 年在甘肃“天水西南乡”发现的 [5] 。敦煌 祁家湾出土数件魏晋时期铜镜,其上多铸有铭文,如“位至三 公”、“君宜官位”、“日月照光明,日月□大清”等,说明在 印刷术诞生前,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铸造文字的工艺已相当成熟, 为金属活字铸造技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3. 砖瓦模印 砖瓦模印,是以泥土为材料转印复制文字或图形的重要手 段。这些砖瓦上的文字和图形,都是在烧制之前模印上去的,模 母可反复使用。现存汉代瓦当上所印文字主要有“汉并天下”、 “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等吉祥用语。而模 印在砖上的文字,除吉祥用语外,多为与建筑相关的人名、建成 日期等。 另外还有大量墓室画像砖, 画像是用刻好的阳文或阴文 模子压印在湿软的泥坯上, 晾干人窑烧成砖后, 再拼嵌在墓壁上。 古代模印拼嵌画像砖, 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图像的画像砖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 东晋时期开始出现由多块砖所构成的龙、 虎图像, 到东晋末南朝初, 出现了由多达数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 像砖场面。如 1960 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中发现的竹林七贤和荣 启期画像砖。隋唐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墓室大量使用模印砖。 20 世纪 90年代甘肃酒泉发现 3 座唐代模印砖墓葬,其中一个盛唐 墓室从墓顶至地面砌有十二生肖、乐伎、骑士、卫士、莲花、兽 面等多种模印砖达 1400 余块。砖瓦模印技术与后世出现的泥活 字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4. 脱佛脱塔
敦煌莫高窟有大量的脱佛、 脱塔。 俗语中凡把泥团用模子制 成各种坯状物都叫“脱”, 与我国古代砖瓦模印方式相近, 但源 头在印度。《大唐西域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 ? 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 积,建大率堵波,总聚于内,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群文阅读教案: 四年级《古诗中的君子情怀》教学设计 9页.pdf
- 有机合成-2024年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三).pdf VIP
- 福建师范大学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docx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4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奥数邪恶的数字陷阱第1课时(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pptx VIP
- 配送人员卫生管理.docx VIP
-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解读.pptx VIP
- 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与卓越绩效.pptx VIP
- 卓越绩效模式与全面质量管理.ppt VIP
- 土地整理设计取费标准及示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