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教学设计.docxVIP

7月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 年 7 月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模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理应受到家庭、社会的百般呵护与爱抚。然而在我们遏止溺爱家里小皇帝、小公主的同时,城市的街头却漂泊着一些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流浪儿童。 据我国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还有多数流浪儿童风餐露宿、无人照料,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使他们沦落为社会的最底层。 早在前些年前,我就时常在哥哥的办公室里看到有关流浪儿童的调查论文,最让人痛恨的是一些不法社会分子竟然利用一些流浪儿童,甚至将他们人为致残,把他们变成乞讨的工具。哥哥是一名民政工作者,从事民政事业已有五年之余,在哥哥的熏陶下,我对民政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 年寒假期间,在共青团滨州医学院 委员会的号召下,在医学人文科学系社会科学教研室李宇遐老师和辅导员张金秀老师的指导下,我于 2006 年 2 月 9 日— 10 日对烟台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进行了调查访问。 目的是通过这次活动使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 关心社会,将自己在十年寒窗的光辉历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现实社会中付诸实践, 以自己的流浪儿童保护观来呼吁全社会关心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 倡导广大医学院校、 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心理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中来,用我们的所学回报社会、关爱社会。 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 24 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的少年儿童。 我国政府历来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并一直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尤其在是交通枢纽城市建立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濒临渤海中部,是中国首批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是中国北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烟台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位于芝罘区蓁山路 168 号,于 2001 年 10 月建成,建筑面积 2200 平方米,中心设有办公室、教室、图书室、宿舍、厨房、餐厅、锅炉房总投资 600 多万元,可一次性救助流浪儿童 30 多人。中心本着“救助保护、教育感化、预防犯罪”的救助方针实施住宿、教育、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保护活动。在烟台市流浪儿童救助保 护中心于波主任的指导下, 使我对流浪儿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流浪,一个不知何时才能停留的脚步 通过查阅烟台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有关资料, 据统计,烟台市自 2001 年以来,共救助保护流浪儿童 800 多人,每年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而且情况越来越复杂, 据调查造成流浪儿童出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暴力、亲情疏远而导致儿童流浪。有的孩子长期生 活在一个暴力型家庭里, 当孩子有了一定生活能力时, 他们再也不愿 忍受皮肉之苦,就想逃出“牢宠” ,过流浪生活。这种孩子出走后往 往家中不太愿找他们,孩子长期在外就成了流浪儿,有的靠拾荒,有 的靠讨要,有的变成了少年犯。据统计,此类儿童 233 人,占总人数 27.5%。 2、父母离异、家庭解体致使儿童出走流浪。近十余年来, 离婚率在逐步上升, 一些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离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打 击,难以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导致其离家出走 ; 有些离异父母不愿承 担抚养子女的义务,互相推诿,或者继父母没有善待这些孩子,也导 致这些家庭不健全的孩子离家出走。据统计,此类儿童 130 人,占总 人数的 15.4%。 3、残疾儿童被家庭遗弃而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弱智、痴 呆、肢残等残疾儿童在一些家庭中得不到温暖, 深受家庭成员的歧视, 甚至虐待,只能露宿街头、 沦落为乞讨儿。据统计,此类儿童 123 人, 占总人数的 14.5%。 4、受成年人误导,过早进入社会从事经商活动。一些社会 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他们从外地拐骗儿童并组织进行经商、 乞讨活动, 他们把这些流浪儿童视为赚钱的机器。冬春季节,街头烤卖地瓜,夏 秋季节组织卖花、卖唱、杂耍讨要。据统计,此类儿童 118 人,占总 人数的 13.9%。 5、学习成绩不好而弃学外流。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缺 陷,致使许多儿童学业压力重重,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 在学校犯了错误或考试成绩不好,怕家长惩罚、老师批评,采取逃避 的方法,一时冲动离家出走。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对孩子们的 吸引力不大,当他们辍学在家,同时又对家乡贫困单调的生活不满时, 离家奔往大城市将是他们的美好向往。据统计,此类儿童 89 人,占 总人数的 10.5%。 6、受传播媒介误导而外出流浪。少年单纯幼稚,对事物的 辨别能力较弱, 再加上好奇心和冲动性, 模仿心较强难以把握自己的行为,容易对外界的影响作出特别的反应。尤其是各种武侠电影、电视剧,使儿童们形成了侠客般的思想, 从而产生了靠自己闯天下的情怀。据统计,此类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