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1 番茄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俗称绵疫病、卡脖子病,又名菜苗猝倒病。以 低温季节育苗地发生较多, 严重时幼苗成片猝倒死亡, 甚至毁苗, 延误农时。 发病症状 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常见的症状有烂 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 就遭受病菌侵染, 造成腐烂死亡。 死苗是种子萌发抽出胚茎或子 叶的幼苗, 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 猝倒是幼苗 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 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 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苗床湿度大时, 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 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 别于立枯病。 病菌易从果脐部或伤口处侵 入,造成烂果。在空气湿度大时,果实病部表面见有白色棉絮状 物,即是菌丝体。 病原菌传播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可腐生生活, 条件适 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 形成孢子囊, 以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 从茎基 部侵入,潜育期1?2天。湿度大时,病苗上产出的抱子囊和游 动抱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虽喜 34C?36C高温,但在8C?9C 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 湿,则感病期拉长, 很易发生猝倒病, 尤其苗期遇有连阴雨天气, 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育苗期如遇寒流侵袭,保护棚 不注意放风则会加剧猝倒病的发生。 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 真叶 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 1.3 防治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生茬地块作苗床。播 种前要充分翻晒, 施足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有条 件的可采用电热线温床、营养钵苗床育苗。苗床土壤消毒:用 72%霜洗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 8?10 克,对细土 4? 5 公斤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水渗 后取 1/3 药土撒于苗床畦面, 剩余的 2/3 药土撒于播种后的种子 上面。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湿润, 撒药土要均匀, 以免发生药害, 也可用 3%妙回田水剂 600 倍液在播种前后灌土壤;加强苗床管 理:苗床内温度应调节为白天 20C?30C,夜间15C?18C, 尤其是注意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做好苗床保温和放风,防 止湿度过大。增强光照,培育壮苗;药剂防治:发病前用 70%替 若增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早防; 当苗床发现少数病苗时, 要立即 拔除,并在病苗处及其周围喷洒药剂。发病初期可用 3%妙回田 水剂 600? 800 倍+0.3%深海素水剂 800? 1000 倍液、3%妙回田水 剂 600? 800 倍+72%霜洗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液每隔 7? 8 天 交替喷一次,连喷2?3次。对成片死苗的地方,可采用上述配 方灌根,6?7天一次,连灌2?3次。 2 番茄立枯病 此病又称菜苗立枯病、烂根病、枯苗病,是危害番茄幼苗的 一大病害。 2.1 为害症状 幼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 发病初期白 天中午叶片萎蔫,晚上和清晨又恢复;病斑逐渐凹陷,并向两侧 扩展,最后绕茎基一周,皮层变色腐烂,茎干缩,叶片萎蔫不能 复原,植株干枯, 根部随之变色腐烂, 病苗一般不倒伏; 潮湿时, 病斑表面和周围土壤形成蜘蛛网状淡褐色的菌丝体, 后期形成菌 核。 病原菌传播及发病条件 立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 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 菌,此菌有性阶段称丝核薄膜革菌。 立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 和繁殖。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 2? 3 年。在冬暖大棚内,病菌可在寄主体或病残体上越冬。此病菌能 通过水流、土壤、农具传播直接侵入寄主。 立枯病菌发育适温为 24度,最低 13度,最高 42度;适宜 pH值为3?9.5。温度过高、播种留苗过密或间苗不及时易诱发 此病。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蔬菜立枯病,与瓜类、豆类、白 菜等十字花科、芹菜等伞形花科的立枯病,是相同的病原菌。一 般高温高湿条件下育苗,发生此病重。 防治方法 宜采取栽培技术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药剂拌种: 播种前 后撒施药土杀菌:用 70%爱慕水分散粒剂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 药8?10克,对细土 8?10斤,施法同防治猝倒病。也可用 3% 妙回田水剂600?800倍液在播种前后灌苗床,每平方米苗床畦 面灌稀释药剂 6 斤;加强苗床管理:主要是搞好防风调温排湿, 防止苗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淋: 70%爱 慕水分散粒剂或 70%纯品佳托 800?1000 倍、 40%倾城水分散粒 剂 5000?6000倍、3%妙回田水剂 600?800倍等;如果立枯病与 猝倒病混发时,用 72%霜洗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