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后记
《地震中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洋溢着浓郁父子情,折射出斑斓人性光辉。教学这篇课文,我突出一个“情”字,用一个大问题统领全课教学:“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围绕这个问题,我抓住两点组织:一是体会父亲“了不起”;二是感悟儿子“了不起”。在体会父亲“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把描写父亲句段还原为一幅幅具体画面,让父亲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感悟儿子“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用对话形式来凸显儿子对父亲信赖,用儿子在危难中言行展示他“了不起”。
片段1:用画面激情
情感魅力缘于它真实性。由于学生未经历过地震,很难领悟课文描述思想感情。我用集声、光、形、色于一体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境”,生发“情”。
师: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为了救出孩子,父亲在别人感到绝望废墟上独自挖掘着。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课文?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一生读,读得不太流利,自然谈不上有情。另一生读,依然平淡无味。)
师:我总觉得还没有读出课文意蕴,可能是我们对课文描写情节不太理解。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94年1月17日。这一天,美国洛杉矶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
(接下来,我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从影片上剪辑下来地震情景:屋内物品剧烈地晃动,高大建筑物倒塌下来,逃生人们奔跑着、恐惧地哭喊着,爆炸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到处火光冲天……)
学生目睹这可怕情景,不由自主地发出“啊!”“呀!”惊呼声。这种情感真实流露,为下文感悟父与子形象做了很好铺垫。
片段2:想象中生情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发挥想象,把语言文字叙述化为一幅幅生动画面,从而让文本中人物形象更具感染力。《地震中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是一句再简洁不过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句大做生“情”文章。
师:父亲挖掘着,时间在流逝,他挖了8小时,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扒开了混杂玻璃碎片瓦砾。
生:他小心翼翼地搬掉一块块大石头。
师:父亲挖了12小时,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由吃力地挪动断开梁柱。
生:他在移开钢筋裸露混凝土块。
师:父亲挖了24小时,36小时,这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呀,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虽然累得没有力气了,但想到儿子在等着他,就坚强地站起来继续挖掘。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父亲脸上、手上――
生:他满脸灰尘,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生:他头发蓬乱,上面落满了灰尘。
生:我看到他脸色是那样苍白,眼睛熬得通红。
生:我看到他嘴唇干裂得渗出了鲜血。
生:玻璃碎片划破了他手,鲜血滴在石头上。
生:他衣服破得不成样子。他看起来真像疯了。
通过想象,父亲形象愈来愈感人,愈来愈光亮,学生心灵也愈来愈受到震撼:他是一位身材伟岸、性格刚强、充满爱心好父亲。
片段3:用语言煽情
要营造一个“情意浓浓”课堂,教师要会“煽情”,要会精心预设充满情感过渡语言。以情激情,才能让学生更深地受到感染。《地震中父与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可以说是父与子战胜灾难精神支柱。在教学时候,我紧扣这句话,引读课文。
师:整整36个小时,父亲不吃不喝,不停不歇,扒开满是玻璃碎片墙土,搬掉钢筋裸露混凝土,挪动沉重柱子……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跪在地上大哭,让他重新站起来就是这句――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让父亲放弃,但他丝毫不动摇,因为他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满身血迹,当他累得无法再忍受时候,耳边响起这样一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就是信念力量!在父亲博大胸怀里,贮藏着希望!当我们感受到这一切时候,老师相信你会读得很好。
接下来,我再次引导学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由于有前面几个教学环节铺垫,这次学生读得十分有感情,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