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诗体赋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docxVIP

西汉诗体赋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诗体赋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摘 要】诗体赋乃体系类诗之赋。 诗体赋这一观点由马积高先生在《赋史》中最早提出,他认为诗体赋是由《诗经》演变而来的。只管西汉时期大一统王朝给诗体赋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纵观西汉诗体赋,无论在句式上,仍是在语句的运用以及艺术手法上对《诗经》都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重点词】诗体赋 《诗经》 句式 艺术手法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解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因此,师生在 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此外,汉代文人的阅读范围不单限于五经,而是宽泛得多。 尤其是解读辞赋的社会风俗,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 班固的《汉书 ? 艺文志》仅辑录了两汉时代官方统计过的作品, 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所统计的作品数字本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辑《七略》。可是据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言,当初汉成帝诏光禄医生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之时, 就因为当时书籍已 “颇散亡”。班固在《两都赋序》中又说“至于武宣之时,乃崇礼官, 考文章 故言语侍从之臣, 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夜献纳 盖奏御者千有余篇” 。 其中孙卿赋 25 家,136 篇大略与西汉时代的诗体 赋相同。据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的 诗体赋数量统计, 西汉诗体赋 20 余篇,较言之,今存 数目可是其十之一二。可见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应有散 佚和不传者,今不得而见。 一、西汉诗体赋在句式上对《诗经》的继承与发 扬 西汉诗体赋多采用四言句式,隔句押韵。还有以 四言为主体,杂有三言,五言,六言若干篇对《诗经》 的四言形式多有继承。《诗经》作为中国四言诗的模范, 最典型的《大雅》和《小雅》等,其句式规范齐整, 语言典雅,措辞讲究,文质彬彬!正如林庚先生所说: “赋所用的文学语言是直承雅颂的,赋之所以仍旧以 四言为基础,正与李斯刻石同其传统,这也就是宫廷 文学的传统。” 二、西汉诗体赋对《诗经》中语句的运用 西汉诗体赋作者对《诗经》中语句的运用可算是驾轻就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去研究,这自然是重要的语言接受现象。羊胜《屏风赋》共十句,刘安《屏 风赋》三十二句,二赋的最大特色在于皆有模拟《诗经》的印迹。如羊胜赋描绘屏风: “重葩累绣,沓璧连璋。饰以文锦,映以流黄。画以古列, ?J?J昂昂。藩后宜之,寿考无疆。”句式、风格、心胸与《诗经》一脉相承。从规模与形制上看,羊胜这四言十句作品与其称为“赋”,倒不如称之为“诗”更适合。再看刘安《屏风赋》,他写屏风之根源,“出自幽谷, 根深叶茂,号为乔木。”更是对《诗经 ?伐木》之诗的直接化用。能够说,二人之四言赋皆出于《诗经》无疑。 西汉诗的作者对《诗经》的引用与诗体赋相比有 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他们在相同的政治、 文化际遇下, 西汉诗体赋予诗诸多联系和相同之处通过对《诗经》 的原句的引用可见一斑。 汉代诗歌使用的叠音词总合 261 次(含重复),其中用《诗经》的原诗句、用《诗经》中词的原义和用《诗经》原词义的引申义的,总合 112 个次。这个数字占到了全部汉诗叠音词的 42. 5%。由此可见,《诗经》在语言上对汉代诗歌创作影响之巨。而在这 112 次中间,又有 13 次使用了《诗经》的原诗句和基本使用了《诗经》的原诗句。 三、西汉诗体赋在艺术手法上对《诗经》多有继承和弘扬 西汉诗体赋在艺术手法上对《诗经》多有继承和弘扬。特别是比的手法的运用,在《西京杂记》所录西汉初期梁园宾客的诗体咏物赋中间,梁孝王无疑是物象颂扬背后真实的中心。而这类赋作基本的写作模式有二: 一是通过描述物象在承受恩泽前后发生的情态性改变来喻示君王自己品德的温润弘洽。 比如路乔如《鹤赋》是通过对白鹤在池边奋翅跃跃之身影、轻盈欢乐之步态的剪影式描述来展现“方腾骧而鸣舞,凭朱槛而为欢”的境遇,而这种美好形象和优秀境遇的取得是“赖吾王之广爱,虽禽鸟兮抱恩” 。 二是直接以物象本身的单纯美好来比附彰显君王 之品德。比如枚乘《柳赋》中也是以一种情态化的点 染来形容春天忘忧之馆柳形的婀娜多姿、柳色的清爽 宜人、柳态的冷静闲雅,并与昆虫、青草、落日等景 物相配合:“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 萋萋而吐绿。出入风云,去来羽族。既上下而好音, 亦黄衣而绛足。蜩螗厉响,蜘蛛吐丝。阶草漠漠,白 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一派清雅宁和的情景。 于是“君王渊穆其度, 御群英而玩之”,而这不正表示 君王的慧眼与慧心,才会于其心有戚戚焉?说起来这 种以美物来比附美德的作法与《楚辞》中的香草美人 之喻多少有些相像之处,可是《楚辞》中的香草美人之喻对物象本身并没有展开详细描述。西汉及东汉初期的咏物赋或是以物象蒙恩前后的情态变化以及祯祥之物的出现来彰显君王品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