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类.ppt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1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万古霉素类;大环内酯的共性 抗菌作用 1.G(+):金葡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 2.部分G(-):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 3.厌氧球菌 4.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支杆菌 抑菌药;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抗菌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阻断转肽酶作用,干扰mRNA移位,阻碍蛋白质合成 结合位点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相同或相近; 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 酯酶、磷酸化酶、葡萄糖酶 靶位改变: 甲基化 摄入减少,外排增加;药代动力学 碱性抗生素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po易破坏,克拉、阿奇稳定易吸收 分布:广,进入全身各组织、体液,红霉素可进入前列腺、在巨噬细胞和肝脏聚积,可透过胎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肝脏代谢,红霉素影响P450抑制药物氧化 阿奇胆汁排泄 ;红霉素 erythromycin;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 2.肝损害:胆汁郁积、转氨酶升高等 3.过敏性药疹等 乳糖酸红霉素:5%葡萄糖稀释 依托红霉素 无味红霉素,耐酸 肝损害强: 琥乙红霉素 无味,耐酸 ,利君沙; 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抗G(+)、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的作用在大环内酯中最强 耐酸,po 不受进食影响,分布广 首过消除大;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抗菌作用 1.G(+)需氧、G +/-厌氧菌 2.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机制 与红霉素相似,易与G(+)核糖体结合 耐药机制 交叉耐药 ;体内过程 吸收:林可霉素po吸收差,克林霉素po完全吸收, 分布:广,在骨组织中浓度尤高 肝脏代谢 克林在肠道抑菌作用可持续5d 临床应用 1.首选药:金葡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和关节感染 2.厌氧菌,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3.需氧G(+)呼吸道、骨、软组织、胆道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严重的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需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治疗 3.过敏反应 4.黄疸、肝损害;盐酸万古霉素;【药 动 学】;【适 应 证】;【不良反应】;【相互作用】;药物;药物;药物;药物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