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化”与“诗化”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潮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课改以来, 各类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做课教师对教学理念 的理解更加到位,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稔,对教材的处 理更加新颖独特……面对这纷繁芜杂的语文课堂以及教师 极佳的演讲口才,笔者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继而效之仿 之,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这让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规范语文 课堂的教学用语……
[点评:开篇引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纷繁现象,引发读者重新思考被我们熟视无睹的课堂语言。 我们的教师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而忘了“简单, 其实也是一种美” !让课堂语言回归简洁而充满韵律,是我 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
回落――二月山城未见花
2008年 2月 29日,我校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校本教研活 动,对开出的课堂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与诊断。这暴露了一 些平时隐藏在课堂当中不易被察觉的弊端。此次观察的课堂 是一年级的《松鼠与松果》 ,我们年级组详细记录了“课堂 教学时间分配” ,以下是我课后整理的观察记录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有值 得商榷的地方。教师讲解用了大约 14 分钟,而在“师生问 答”这一块,教师的导语、提问语加上评价语大约占了一半 时间,即 12 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话就占 了约 60%的时间,这个数据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在课 堂中一刻不停地启发、引导、评价……是否都有必要呢?教 师说的时间严重霸占了学生说、写、练乃至思考的时间…… 教师的“滔滔不绝”是否也是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直接 原因呢?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凭借和手段,其优 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 何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点评:教学语言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的纽带, 直接影 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往往被教师们忽视。作者用校 本教研中的一次课例来说明现在课堂语言存在的弊端,确属 常见,说服力很强,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
潮平――云开雾散红日升 有了这样的认识,笔者便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 行了一番观测,聆听了其他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并进行了分 析,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存在两大弊端:
(一)繁琐,泥水语言多 现下,语文教师总喜欢在课上过度发挥自己的口才, 教 师过度的“滔滔不绝”发挥在哪些地方呢?
1.提要求不精练,修饰语多 语文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总喜欢把原本简单的 东西说得过于复杂。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课,教师自己的语 言若也成为语言学习的一个范例,那本无可厚非。然而,小 学生毕竟年龄较小, 在对他们提出学习要求时, 要简明扼要, 若加了过多修饰语,反倒会混淆主次,找不到主语,抓不住 要点,学生就不明白你的要求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棉花 姑娘》时,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小朋友们,棉花地里长满了 棉花,请你认真地看看这幅美丽的图, 雪白的棉花是怎样的, 碧绿的叶子又是怎样的?图上还有哪些东西?你看到了什 么?这样的要求拖泥带水,学生不甚了了。
2.问答式教学,无意义提问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 生、启发思考, 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发表意见。 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总喜欢问一些思维价值不大的问题, 使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琐碎,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 语文课堂中的无意义提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零 散,主线不明;第二类是相当于过渡语的对答式提问。如教 师在课堂上总喜欢问: “这样的景色美吗?” “你想读吗?” “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等等。
3.重复学生语言,废话多 现下的教师都有一个通病,喜欢接学生的话,更喜欢重 复学生的话,语文教师更甚。这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学生的 话语,既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一 层次,又容易养成学生不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教 师的这种课堂语言容易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且使整个 课堂教学繁琐不简洁!
(二)枯燥,缺乏诗意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执教的国语是诗的筋骨,因此, 我们的教学语言应该充满诗意。充满诗意说的不是一种教学 操作、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它追 求的是:让我们的课堂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 美。
有人说:诗意的语言就不简洁,简洁的语言就不诗意, 这两者相互排斥,无法融合,其实非也。正因为诗词、经典 语句的一种特性,它们概括性强,表达意境深远,蕴涵的情 感丰富,才更具有表现力。诗意与简洁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 起,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呈现无穷的魅力。
然而,在当下的课堂中,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庸俗平淡 者比比皆是,这样的语言缺乏感染力,既不能对学生产生示 范作用,又导致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