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中专题复习演练30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形象的鉴赏.pptVIP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中专题复习演练30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形象的鉴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 B.“碧落”指天空,这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在下棋上浪费时间的不满。 D.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解析】选C。C项,“表明了作者……的不满”错,作者用反问的句式写下棋者十分专注,连时间都忘了,并没有不满之意。 ★(2)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弈棋者的形象:心思缜密、神情专注、意志坚定。(3分)作者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丝”,足见弈棋者心思缜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用梁湘东王萧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写弈棋者在处于不利局势的情形下的努力,突出弈棋者的意志坚定。(3分) 【加固训练】 1.阅读下面的明词,完成(1)、(2)题。(9分) 满江红·咏竹 陆 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忧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①华胄:贵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用“池”“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 B.“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两句,抒发内心的情感。 D.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解析】选B。“拟人”和“夸张”错,此二句的意思:风吹竹林的响声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竹子光洁得像洁净的美女涂上了润发的油脂。故两句运用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2020·深圳一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巨鱼纵大壑① 钱 起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②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③,隐晦诮泥龟④。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注】①本诗是钱起为应试而作。②龙摅:指龙飞腾上天。③幕燕:筑巢在帷幕上的燕子,比喻处境极不安全。④泥龟:出自《庄子·秋水》“曳尾于涂中”,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巨鱼遨游于大壑与天空,其势如同飞腾的龙,又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 B.巨鱼不被理解,暂且偷安的燕子嗟叹它的危险,曳尾泥中的龟讥讽它的不遇。 C.诗歌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来营造宏大雄浑的意境,表现出刚健豪迈的诗风。 D.最后两句点明巨鱼腾跃所蕴含的意义,“逢明主”与前面的“乘时”遥相呼应。 【解析】选B。B项是对九、十两句的解释,结合注释、巨鱼的形象和诗歌的情感脉络,会发现B项此处的理解颠倒了,不是“燕子嗟叹它的危险”“龟讥讽它的不遇”,而是乱世中的巨鱼嗟叹幕燕的苟且偷安,不遇时的巨鱼讥讽泥龟的消极归隐,故此项错误。答案为B。 ★(2)全诗描绘了巨鱼怎样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确定描写物象特征的诗句。本诗前十句集中描写巨鱼的形象。其次,抓住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把握物象的外在特征,并由表及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及精神。先写巨鱼穿越江海大壑如同乘时得势时能施展抱负一般,穿越浪涛时鼓起鱼鳍纵身一跃乘风破浪,展示其雄风。再写巨鱼如同飞龙上天环绕地轴,又如鲲化为鹏徙往南冥天池,突出其志向远大的特点。巨鱼肆意展现吞没船只的磅礴气势,这与在藻间嬉戏、胸无大志的小鱼尤为不同。最后,通过乱世中的巨鱼嗟叹幕燕的苟且偷安,不遇时巨鱼讥讽泥龟的消极归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