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中专题复习演练31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pptVIP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中专题复习演练31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2分)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2分)“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2分) 3.(2020·烟台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②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注】①筠:竹皮。②谅:料想,实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串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B.三、四两句写笋中迸发出苦节,竹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 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 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 【解析】选C。“为了突出桥的形象”错,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2分)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2分)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西  河 王 埜①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②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③归来未? 【注】①王埜(yě),南宋末年诗人。因与宰相不和被罢职闲居。②陵图:宋理宗端平元年,朱扬祖、林拓进《八陵图》,提醒君王不忘故国。③张骞:西汉名将,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在外十三年方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家国,但年老体衰,罢职闲居,心灰意冷的老者形象。 B.“天下事”两句,领起全词,表达了词人无比深沉的忧国之思,读来苍凉悲愤。 C.多少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荒草野茔,引发作者深切的哀叹。 D.中片道忆当年秦淮吊古事,在西风中抚剑感伤,听见涛声微荡,不禁心潮起伏。 【解析】选A。“心灰意冷”错,应是壮心不已。 ★(2)这首词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沉郁、悲怆。采用三叠词调的形式,一咏三叹,感情波澜层层推出,表达渴望抗敌复国却报国无门的悲愁与愤懑。②慷慨、激烈。开头责问苍天,结尾呼唤英雄,情感饱满激荡,振聋发聩。③凝练、含蓄。运用陵图和张骞的典故,言已尽,意无穷。(一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6分。每点概括部分1分,解释部分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秋 浦 途 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