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民工住房保障研究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四川农民工住房保障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一 四川农民工的基本居住状况 (一)早期个别城市的相关数据 早期(即21世纪初),相关研究机构及人员对四川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成都市的农民工居住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其结果有三组数据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组数据:农民工自行从当地人手中租住的比例达50.73%;居住在用工单位(或老板)提供的集体宿舍,约占25.03%;居住在工地工棚(或活动房)和住在亲友家的分别占12.74%、3.02%;居住在自有房屋的占1.95%;享受政府提供租赁住房的,仅占0.89%;还有5.47%的选择其他住房途径。 第二组数据:没有自购房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为8.16平方米,不足当时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当时为27.1平方米,且呈逐年上增之势)的1/3。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最小,仅为5.52平方米;38~50岁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7.52平方米;23~37岁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7.71平方米;22岁以下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最大,为11.15平方米。进一步地,根据调研人员走访得到的数据,22岁以下农民工对自己居住面积的估计通常过大,因此,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实际上很可能低于8.1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被访者达1.24%。调查还发现,有一个大约5平方米的棚中甚至居住了8个人。 第三组数据:在被访者中仅37.62%的农民工住在1~2人的房屋中,32.05%的住在3~4人的房屋中;另外,还有6.81%的住在10人或多于10人的房间中,甚至有些工棚入住人数高达30人。[1] (二)近期部分城市的相关数据 近期(即时隔前述调研活动近10年时间的2014年),结合全省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等情势变化,我们选择性地适度扩大了调研(地域等)范围,对成都、资阳和达州农民工的居住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由此获得了一系列相关的宝贵数据。 第一组数据:总体上看,三城市被访农民工中自行从当地人手中租住的比例为44%;用工单位(或老板)提供住房的约占20%,其中,又细分为工地工棚(10%)、生产经营场所(6%)以及单位宿舍(4%);乡外从业回家居住的约占21%;务工地自购住房的约占3%;还有12%的选择其他住房途径。 第二组数据:成都农民工主要的居住形式是自行从当地人手中租住,单位提供住房的比例也很高;达州农民工因就近就业比重高等,有近半数的人选择了“乡外从业回家居住”,而这些住房通常是郊区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和城市征地后的安置房;资阳农民工的居住情况则处于成都和达州之间。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三城市农民工房屋居住类型及比例 第三组数据: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选择租住的比例最低(一般主要住施工现场的工棚),制造业的农民工选择租住的比例最高。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行业农民工居住类型及比例 第四组数据:三城市中,农民工主要还是以家庭的形式居住,单独住和与同伴合住的比例都不高,几个人一块合住的情况只是在建筑业要高一些;在其他行业,特别是在服务业,合住情况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普遍,这明显有别于沿海等一些城市的情况。相关情况,详见图3。 图3 不同行业农民工与家人同住、单独住和与他人合租情况 (三)全省农民工居住的基本状况 总体上看,目前全省整体已步入城镇化中期(即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农村居民加快向城镇转移的时期。由于农民工整体收入偏低,就业又具有较大的变动性,且没有基本住房及社会保障,故其在居住的易获得性、住房的租购等方面,都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形成了全省农民工居住“忧多喜少”的尴尬局面。 1.农民工居住需求量大 众所周知,过去四川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早期,这部分群体一半左右在省外及沿海一带务工,近年已开始逐年返川务工,故带来了农民工在本省城镇内居住需求量的徒然大增。据粗略估计,每年600万以上的农民工需要在城镇安身居住。 2.农民工居住房源结构复杂 目前,农民工居住房源大体分为:自(购)有房屋、单位(或老板)提供住房、自行从当地人手中租住、建筑工棚(或活动房)、政府提供的租赁性住房(如公共租赁住房等)、亲戚家和其他住房等。其中,拥有自(购)有房屋的,基本属进城时间较长的(从事自营劳动)小业主,或近郊宅基地自建房和征地安置房等的业主。 3.农民工居住质量较低且安全隐患较多 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里没有自己的住房,所居住的房屋不仅空间较为狭小,而且廉价、不卫生,通常房屋设施简陃、缺乏安全保证,且经常几人,十几人挤在一间临搭建的简易房屋或工棚内,有的甚至住在楼梯间。 4.农民工居住环境条件差 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这些地方一般建筑密度都很高,治安条件也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