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7.筒形玩偶》教案.docx

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7.筒形玩偶》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岭南版本美术科目四下第17课《筒形玩偶》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采用专题学习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纸筒人的制作与装饰方法,教材提供了制作方法让学生参考:先头部后躯干,先整体后添加细节,装饰色块先大后小。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过程的提示,利用纸筒的形状进行大胆夸张的想象,自主设计制作纸筒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体验纸材可塑性强的特点,拓宽审美视野,以便更好地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筒形玩偶是民间传统玩具,它造型简洁,装饰精美,谐趣生动,充满生活情趣,令人喜爱聪明的民间艺人大胆地舍弃了玩偶的手脚等细部结构,将重点放在头饰、服饰、五官神态表情的刻画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立体人物形象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是群体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学生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知道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了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还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 学情分析:用纸张制作筒形玩偶是最好的授课用材料。学生对于筒形玩偶的认识可能存在片面不全的情况,所以,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在依据课件和教材,掌握一种动物和人物的筒形造型表现方法。注意好难度,作业设置自由灵活一些,保证部分同学的实践和掌握,也能够提供给少部分同学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发挥和创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互动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筒形玩偶的不同材质和题材的实物。四开的不同颜色彩纸多张,纸张筒形玩偶的半成品造型和成品造型。垫板,美工刀,固体胶,剪刀等。 学生用具:纸筒、色纸、废旧装饰材料。 课题 筒形玩偶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纸筒人作品的艺术美感特点,了解纸筒人的设计、制作、装饰方法以及造型规律。2.能运用折、卷、剪、贴等技法使用卡纸、彩纸设计制作可以平稳摆放的筒形玩具。3.能对纸筒人进行夸张、变形、谐趣的创意表达。 重点 纸筒人的设计制作与装饰方法 难点 纸筒人的风格设计,五官服饰特点的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可爱的筒形玩偶有着什么样的外形特点? 师:拉大的头部比例、概括的身体(省略了四肢)、生动的表情、丰富的色彩。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筒形玩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件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课堂吧!(师板书:筒形玩偶) 学生踊跃发言。师可随机抽几名学生回答。 通过观察发现问答激起学生兴趣,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一、民间艺术作品欣赏 1、马王堆出土彩绘侍者俑 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土了101件彩绘立俑。其神态、服饰、发式基本相同,大小也差不多。系以一木料雕刻出人形和衣着轮廓,然后敷白粉为地,墨绘眉目,朱绘两唇。以红黑二色彩绘除衣着纹饰。衣着为长袍,全部为交领右衽,广袖曲裾,有少数领口稍向外翻。袍缘绘出黑底红花织锦,袍上花纹除有七件为菱形纹外,其余全部为云纹。曲裾向右后方包裹转至左前方,然后以朱带拦腰系住,即所谓“右衽”。两手垂拱于袖中。头顶作发髻。头顶均插一竹签,竹签长5—7厘米。 2、棒棒人 山东郯城生产的木制偶人玩具“棒棒人”,坚固耐玩,无手无脚,滑稽有趣。据当地老艺人说“棒棒人”还有一个更动听的名字叫“耳报神”。中国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就出现过“顺风耳”,传说“顺风耳”可以为主人窃听到千里之外的信息,其作用相当于现代人使用的电话、手机。时代的进步,使古人的神话、幻想变为现实。但在旧时代,木玩具“耳报神”往往被“变戏法儿的”、“玩魔术的”江湖艺人作为道具,甚至在偏僻的山村中,被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或算命先生所利用,成为哄骗、愚弄村民的工具。 (师出示图片) 二、筒形玩偶的结构特点 思考问题 1、观察分析筒形玩偶的结构特点? (1)以圆筒为人的头、躯干,下肢。 (2)造型夸张概括,色彩鲜艳生动。 2、你能说出筒形玩偶用了哪些方法制作? 剪、粘、卷、折等方法。 三、制作筒形玩偶 师出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步骤: (一)、构思设计人物形象 (二)、选材制作 1、用硬卡纸卷成圆筒状作身体,粘牢。 2、制作头发或帽子。 3、剪眼睛、嘴、鼻等五官或者画出来。 4、剪彩纸做衣裙或头饰。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202230300001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