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
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 “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
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
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
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 《故都的
秋》是郁达夫应 《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 日晨的。郁达夫在8月16 日
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 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
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
细腻。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
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
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
尽见真淳。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因此,我
1
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
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
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那北方、古都对于
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
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 《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的故都的秋味。
二、自主朗读,探究破题
1.自主朗读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并附带完成正音、积累的任务。
混混 (hùn)沌沌 (dùn) 廿 (niàn)四桥
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探究破题
问题:本文的题目是 《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
改为 《北平的秋》或 《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2
明确:
北平,虽是北方地标性的城市,但太具象。北国,又太宽泛。二者都缺乏想象空间。还
是 《故都的秋》好。“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
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
《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写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这种“奇妙的化学反
应”,令人期待,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一见如故)
三、探究研析问题追问式
1.尝秋味
问题:作者郁达夫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都
会想到故都哪些代表性的秋景?
明确: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题: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
却没有去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寻秋,为什么?
明确:因为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
碗浓茶”看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再看看从槐树叶缝中漏下
的阳光,看看牵牛花,看看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便可 “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问题:作者这样写作意在突出什么?
明确:突出不用去陶然亭、钓鱼台、西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9).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1).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2).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3).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5).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6).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7).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0).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1).pdf
最近下载
- 汤显祖和牡丹亭.pptx VIP
-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Android基础050324第三次形考作业.doc VIP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慢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分层和诊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pptx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中级商务汉语 全套课件.PPT VIP
- 中国式现代化党课学习主题教育.pptx VIP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pptx VIP
- 营养科患者营养评估.pptx VIP
- IPC-A-610E-2010 国外国际标准.pdf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