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首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七下)
原文
词语解释
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修辞:“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正面表现塔高。“闻说鸡鸣”就能“见日升”,通过虚写,从侧面衬托塔高。开头两句,已造成灵动峭拔之势。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②身在/最高层。
②缘:因为。
内容:诗眼“不畏”,这二字气势夺人,道出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身在最高层”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不畏浮云”的原因,可见诗人的构思精深。
炼字:“浮云”指诗人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喻指当时的保守势力。
人物形象: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
哲理: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参考译文】我登上了飞来峰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文学常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今江西抚州)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了这首诗。
【本诗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写作特点】1.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怀。2.虚实结合。如一二句。3.运用隐喻手法寄托壮志。如三四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B.“寻”不是“寻找”的意思,而是古代长度单位,古代一寻等于八尺(一说七尺)。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从诗歌内容的角度赏析一下。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历经千百次寻找之后,终于在高塔之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解析】A.“千寻”是形容塔之高,不是“千百次寻找”,“闻说”表明诗人并未亲眼看到旭日东升。C. “浮云”比喻可能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等。D.诗人并未有归隐山野的想法。
4.阅读《登飞来峰》,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先用“千寻”夸张书写峰上古塔之高,以此暗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接着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奠定全诗感情基调。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不畏”二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揭示了“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志存高远,不被眼前的艰难困苦吓到”的哲理。启迪人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5.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绝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
这首绝句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财务_预算管理.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制造_委外管理.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财务_总账.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_产品培训_供应链_销售管理.pptx
- 金蝶云星空V8.1产品培训_制造_质量管理.pptx VIP
- A8 Plus小型化RTK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制造_组织间受托加工.ppt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管理个人情绪与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