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江苏省黄燕老师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江苏省黄燕老师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使至塞上王维 【教材分析】 《使至塞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塞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此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教学目标】 1.交给学生鉴赏诗歌的一些方法。2.在探究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品析鉴赏中激发学生想要从诗中探究王维人生历程的一点兴趣。 【教学重点】在朗读、描绘、想象中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品析鉴赏。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导入《许彦周诗话》称:“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王摩诘就是王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使至塞上》,感受他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读通诗意 朗读诗文,说说这首诗讲了什么事?活动设计:提问——对话——点拨——总结。 学生回答:王维轻车简行出使塞外,在途中看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在在萧关遇到了侦察骑兵,知道都护在燕然的消息。 教师点拨:可以从题目中获知信息,借助注释也能了解内容,还需紧扣诗歌大意了解内容。 教师总结:初读诗文,我们知道王维轻车简行,出使塞外,宣慰守卫的官兵这件事。 板书:在事件中初识诗人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首先需要诗歌的内容,对于初一的的学生而言,学生无法一下子明白诗歌的内容,老师慢慢引导使学生对这首 诗歌有大致的了解。 过渡语:严羽(宋)《沧浪诗话》“咏者,吟咏性情也。”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诗人往往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学生回答:景物描写。三、品读诗歌读懂诗情 抓住诗歌中景物得特点,说说你读到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并设计朗读。 活动设计: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设计朗读全班展示学生回答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随风飘飞的特点,读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定。王维离开家乡,出使塞外,就像征蓬一样漂泊不定。 “归雁”北归回家的大雁,使人想起自己离家,有思乡之情。教师总结:诗人由于看到景物想到自己,这叫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另外蓬草在古诗中常表达天涯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行无定点,居无定处,漂泊无依。例如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对于归雁上学期学到王湾《次北固山下》里面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就表达思乡之情。设计意图:教师总结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中这个景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还想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诗歌。过渡语:诗人离开家乡进入胡天,有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孤寂,请同学读出这种情感。活动设计:在读懂诗情的基础上小组朗读——朗读者推荐点评者——点评者朗读,多轮推荐。 学生回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学生答案(1) 大漠和长河寥廓无边、浩瀚无垠,无比宽阔,诗人见到了这样的景,心情更加寂寥。“孤烟”在沙漠中没有树木山川,只有一缕狼烟。还有孤独之意。落日呢?落日是快落山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在好,可惜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所以落日有伤感之意。 学生答案(2) 大漠、长河、落日、孤烟这些事塞外特有的景,给人壮阔的感受,诗人见到此景定会心胸开阔。活动设计:来个小型辩论设计意图:这一联在最先设计教案中觉得很简单,就是写了塞外壮景,可是在课堂中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而且有理有据,课堂就是生成,千万不要否定学生的答案,要肯定学生的发现和理解,后来就采取了 辩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之间形成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有的抓住景物描写的形容词,有的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有同学联系其他的诗,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你们很棒,这一联是千古名句,看看别人是怎样评价的。 师问:王国维说这一联是千古壮语,能在诗中帮他找找理由吗?活动设计:提问——对话——点拨。 学生回答1:诗人将大漠和孤烟放在一起,长河和落日放在一起,景物一大一小,孤烟使大漠更辽阔,落日使长河更壮美,这样的组合使塞外的景更显壮阔。 学生回答2:大漠和孤烟放在一起,长河和落日放在一起,在大漠辽阔的背景下,那纵向的孤烟就更显直,落日在辽阔的长河背景下就更显浑圆,所以直、圆这样的形容又使塞外之景更显壮阔。 教师总结:在这一联中诗人不仅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而且这些景的组合也很有特色,《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上传的公开课课件都基本上有配套的教学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