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野望》安徽省黄宝连老师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野望》安徽省黄宝连老师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野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野望》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诗。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教学目标: 1、积累文体知识,了解五言律诗的特点。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苦闷.3、学习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资料,了解律诗知识;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诗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 诵读法,情景感染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阅读法。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背诵课文;2、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全诗。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总结板书:背景及作者资料、文体知识、借助注释粗知大意、诵读等。 二、预习检查1、走近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ppt),学生自读,提取重要信息。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职务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屡被弹劾,就托病还乡,弃官归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退隐的思想,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野望》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五言律诗。 2、了解律诗。 齐读ppt最后一句,了解这首诗在律诗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1页,了解律诗常识。 课本对律诗的介绍: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联系练习六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野望》是一首律诗?(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律诗特点) 学生自读,联系《野望》说理由,并总结律诗的特点:律诗共八句;从限句认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指名板书;从限字,说说五律七律;从对仗看颔联颈联;研究押韵,引导学生找找韵脚,并归纳出律诗偶句押韵,并且押的是平声韵。 三、诵读全诗,感知大意。 1、指导读课题,要求读出画面感,读出向远处看的感觉。2、齐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大声响亮、字正腔圆。3、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提醒学生注意容易读错的字:皋、薄、徙、犊。 4、联系预习,听读录音,读出节奏。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画出节奏,注意五言律诗“二二一”或“二一二”的朗读节奏。 5、教师范读,读出韵味。 引导学生画出诗的韵脚,并指导学生借助韵脚,运用拖音处理,读出味道。 6、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并且告诉学生:要想读出情感,应该在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细读课文,品味赏析。1、学习首联。 细读首联,说说你获得的信息。 师生交流,总结:只用十个字交代时间(薄暮)、地点(东皋)、事件(野望),通过“徙倚”体会作者百无聊赖的孤寂、彷徨。 引导朗读体会,放慢速度,尝试运用叠读(最后三个字),并运用颤音,用发抖的声音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2、学习中间四联。 引出颔联颈联的学习,齐读诗句,说说你看到的画面。示例(树树皆秋色):诗人啊,在你的引领下,我仿佛欣赏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诗人啊,在你的引领下,我仿佛欣赏到:秋天仿佛是一个魔术师,吹红了枫树,染黄了杨树,松柏也似乎失去往日的苍翠。所有的树木都在萧瑟的秋风里,燃尽自己生命的全部色彩。有几条秃枝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在叹息。 后三句分小组完成,每组一句,也可以自己选择,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写作后交流,推选最佳文段。 引导学生概括景物的特点,归纳这两联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光色交融,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法。 3、学习最后两句。 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诗人想借助这句话表达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资料助读:《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结:抓住最后两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联系注释,体会 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4、小结。 王绩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这首诗歌就是他托病辞官归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自读《归园田居》,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陶渊明,体会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王籍和陶渊明心境的区别。 思考这是一首律诗吗,引导学生复习律诗知识。从字数、句数看似乎是律诗,但不合乎律诗对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上传的公开课课件都基本上有配套的教学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