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野望》教学设计
瑞金六中杨露【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3、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感受画面美。【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季节?她如一位温婉的女子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展现她那独特的韵味!(展示图片)
同学们,这秋景美不美?它让你们想起了哪首诗?为什么?
(美在伤感,美在萧瑟,美在空旷,美在大气)教师总结: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在她的风景,美在她的意蕴,美在她的空旷与豁达。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清澈。
清秋,像个素净温婉的女子,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罅隙,晕染了季节的眉梢。
一片枫林,一黛远山,一江秋水,几痕江渚,数点白鹭沙鸥秋便有了淡淡的远意。二:作者简介:
王绩唐初诗人,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之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三:读诗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背诵这首诗歌。2、集体朗读诗歌,正音。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gāo
xǐyǐ
dú
3、整体感知:
初读之后,用简洁的语言描摹一下你所见之景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望到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还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他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四、品诗:
1、哪个字统领了全诗?望
2、诗人在何时何地“望”,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又如何?(用诗中的词回答)
时间:薄暮地点:东皋徙倚:徘徊,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不得志迷茫和失意
3、诗人“望”到了什么景色?(用原诗回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远、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近、动山野放归的动景衬托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4、这些秋天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静谧悠闲恬淡
5、诗人“望”到如此美的秋景,心情却是怎样?抑郁、孤独伯夷、叔齐用典归隐五、悟诗:
1、欣赏《桃花源记》视频
2、如果处于人生的低谷,你们会选择归隐吗?教师总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六、作业:
将此诗中写景的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课堂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再扩展,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写景小散文。
教学反思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是传记的特点。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个性似乎还不够。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这篇传记的独特个性。再读文章,我又发现,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这又是属于这篇传记的个性特点。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个性中不忘共性,这是依体解读应遵循的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湖北省唐思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山东省郑文文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陕西省李雪莹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天津市辛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重庆市潘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甘肃省甘俊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河北省徐凤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宫于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李婉婷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孙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野望》山东省高献茹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安徽省李保义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广东省陈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贵州省何俊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辽宁省付雨鑫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辽宁省孙嘉禾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天津市王双红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浙江省卢琴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重庆市罗晨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安徽省陈丽丽老师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