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白话版(31-55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版 ( ) 第三十一篇——第五十五篇 目 录 篇 名 页次 篇 名 页次 热论篇第三十一 85 痿论篇第四十四 116 刺热篇第三十二 87 厥论篇第四十五 118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90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120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92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122 疟论篇第三十五 94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125 刺疟篇第三十六 99 脉解篇第四十九 127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101 刺要论篇第五十 130 咳论篇第三十八 102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131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03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132 腹中论篇第四十 106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133 134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09 针解篇第五十四 134 风论篇第四十二 111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136 痹论篇第四十三 114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八十一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 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篇 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 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麽 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 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 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 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 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 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主肌肉,足阳 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三日少阳 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 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四日太阴经受病, 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五日少阴经受病, 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经受病, 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 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八 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