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釋楚文字中的“”字
(首發)
上三·周2“于郊”,今本作需,帛本作襦,陳爻懷疑此字可能為“乳”字異體, 陳爻《竹簡周易需卦卦名之字釋解》,簡帛網,2004年4月29日
陳爻《竹簡周易需卦卦名之字釋解》,簡帛網,2004年4月29日 /showarticle.asp?articleid=911
清一·楚10“至共王、康王、王皆居為郢”
清二·繫97“康王即世,王即立”
清二·繫98“王即世,靈王即立”
整理者將其讀為嗣子,認為即康王與靈王之間的康王之子郟敖。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89頁。趙平安認為以上三處中的與上三·周2中的字當為一字,此處為“乳子”的合文,乳子當讀為孺子,見於《尚書·金縢》“公將不利於孺子!”、《尚書·立政》“烏呼!孺子王矣!”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89頁。
趙平安《釋戰國文字中的“乳”字》《中國文字學報》第四輯,商務印書館,2011年,現收入氏著《金文釋讀與文明探索》第114~115頁。
與孺子有關可信,且《尚書·金縢》中的“孺子”,清一·金7正作“子”,可知與需當有關,但“”是否如陳爻、趙平安所言為甲骨文殷墟文字乙編8896的省變,有待探討。
陳爻、趙平安認為上所從的為爪形和側面人形的合體,先秦文字中不見有此種訛變,且楚文字中從的字來源有兩種:
一:(伏), 盂鼎→師克盨;伯康簋→王孫鐘;
二:夗(邍) 馮勝君先生的《釋戰國文字中的“怨”》《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陳劍《“邍”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上三·周9→上一·
馮勝君先生的《釋戰國文字中的“怨”》《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陳劍《“邍”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
何家興《說“”及其相關諸字》武漢網,2009年6月7日 /show_article.php?id=1067
“伏”與“需”雖韻部皆為侯部,但聲母難通。九店簡《日書》M56-22上,23下記有建除之名“”,睡日甲簡二正壹·1作“”,整理者釋為濡,李家浩改釋爲“”字,並指出其和睡虎地《日書》乙種的“惌”、“”相通假。 李家浩:《睡虎地秦簡日書“楚除”的性質及其他》,現收入氏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4頁。則夗、耎可通,夗、耎皆為元部,一為影母,一為日母,影母、日母多可通,如楚簡中的刃、紉可讀為恩,疑上三·周2“”當從“(夗)”聲,與“耎”可通,今本作需、帛本作“襦”,秦簡中亦以耎或從耎為聲的字讀為從需的字,如睡封簡五七·13通“濡”、龍簡二八·5 通“壖”。 方勇《秦簡牘文字彙編》吉林:長春,2010年吉林大學古籍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吳振武教授,第276、277頁。耎為元部,而需為侯部,二部音上自然不可通,《說文·大部》段玉裁注“古凡耎聲字皆在十四部,需聲字皆在四部,後人多亂之。” 清
李家浩:《睡虎地秦簡日書“楚除”的性質及其他》,現收入氏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4頁。
方勇《秦簡牘文字彙編》吉林:長春,2010年吉林大學古籍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吳振武教授,第276、277頁。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十·大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第499頁上“耎”字條。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十·大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第377頁下“偄”字條。
疑濡、壖本從耎為聲,後改為從需,傳世文獻中多有“耎”訛寫為“需”之例,《心部·愞》“各本作懦,從心需聲,人朱切,乃淺人所改,今正,愞與《人部》的偄音義皆同,弱也,本乃亂反,音轉為乃過反,……需聲在古音四部,人于切。耎聲在古音十四部,乃亂切,而自張參以來,改耎為需,不能諟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十·大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第508頁下“愞”字條。《儀禮·士喪禮》:“乃沐櫛,挋用巾。浴用巾,挋用浴衣。濯棄于坎”,鄭玄注:“沐浴余潘水、巾櫛、浴衣,亦并棄之。”賈公彥疏:“潘水既經溫煮,名之為已。將沐浴,謂之為濯已,沐浴訖,余潘水棄于坎。”《說文·水部》“,湯也。”孔穎達《禮記正義》中誤將《喪禮大記》:“小臣爪手剪須,濯棄于坎”的誤為濡,《儀禮·士喪禮》胡培翬正義糾正了此錯誤:“《說文》‘,湯也,從水耎聲。’《釋文》‘,奴亂反,與濡音義俱別’。今《喪大記》作‘濡濯棄于坎’孔疏引皇氏云:‘濡謂煩潤其髮’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十·大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汇报.ppt
- 言语行为和翻译.ppt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docx
- Hive数据仓库应用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传染病防治法》.pptx
- 幼小衔接的拼音试卷十套打印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符号》 课件.pptx VIP
- 规范《DBT29-222-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df VIP
- GB_T 22890.1-2024 皮革 柔软皮革防水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反复线压缩法(透度计法).pdf VIP
- DB34_T 4324-202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