倞:再説“夕惕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再説“夕惕若” (首發) 《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很受經學家和哲學家的重視,往往被反復討論和徵引。但是其中“夕惕若厲无咎”一句的斷句和理解也始終存在爭議。王弼《注》云:“終日乾乾至於夕惕猶若厲也。”孔穎達《疏》則稱:“在憂危之地,故‘終日乾乾’,言每恒終竟此日,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夕惕’者,謂終竟此日後,至向夕之時,猶懷憂惕。‘若厲’者,若,如也;厲,危也。言尋常憂懼,恒如傾危,乃得無咎。”此說影響甚大。《說文·骨部》“?”字下云:“讀若《易》曰:夕惕若厲”;《夕部》“夤”字下引作“夕惕若厲”; 此據段注本。今本《說文》作“夕惕若夤”為後人誤改,本亦應作“厲”,故段注回改爲“厲”。參看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一“夕惕若厲”條,4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厲”字均屬上讀,跟《周易正義》的觀點一致。到了清代,開始有學者對此看法提出異議。惠士奇《易說》謂:“厲乃占辭,與悔吝等,安得屬上句乎?”此說甚爲有見,也得到了不少學者的贊同。當代學者則普遍認爲“夕惕若”的“若”是一個形容詞詞尾,而“ 此據段注本。今本《說文》作“夕惕若夤”為後人誤改,本亦應作“厲”,故段注回改爲“厲”。參看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一“夕惕若厲”條,4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參看方向東:《對〈周易〉幾處標點的辨正》,《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2期。 經學家在遍注群經的時候,還往往把“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跟以下這些内容聯繫到一起,做統一的理解: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詩經·大雅·烝民》) 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詩經·大雅·韓奕》)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祗敬六德,亮采有邦。(《尚書·皋陶謨》)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萬邦咸休……”(偽《尚書·冏命》) 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有衆,厎天之罰。(偽《尚書·泰誓》) 顯然,“終日乾乾,夕惕若”跟上引《詩》、《書》中“夙夜匪解(懈)”、“怵惕惟厲,中夜以興”、“夙夜祗懼”等等都是頗爲一致的思想。金文中還有一些語句亦可與之相互發明,兹按時代早晚略舉例如下: 效不敢不萬年夙夜奔走揚公休。(效尊,《集成》11.6009) 夙夕勿廢朕命。(恆簋蓋,《集成》8.4199) 敬乃夙夜,用屏朕身。(逆鐘,《集成》1.63) 對 對“敬乃夙夜”的理解可參看潘玉坤:《金文“嚴在上,異在下”與“敬乃夙夜”試解》,《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5期。 其夙夜用享孝于皇君。(叔鄂父簋,《集成》7.4056) 余夙夕虔敬朕祀。(秦公鎛,《集成》1.269) 汝不惰夙夜,宦執而政事。(叔弓鐘,《集成》1.272) 嘉(?)而賓客,日以鼓之。夙暮不忒,訓余子孫。(越王者旨於賜鐘,《集成》1.144) 這些自西周早期(效尊)以至戰國初期(越王者旨於賜鐘)的銘文跟同時代的《詩》、《書》、《易》一樣,都表達了日夜虔敬如一的思想。于省吾說:“經傳及金文凡言夙夜,皆寓早夜勤慎之意。”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58頁,中華書局,2003年4月。其說甚是。由以上豐富的出土及傳世文獻觀之,“終日乾乾,夕惕若”顯然是對“君子”的一貫要求和普遍認識,這種勤勉之德在西周初年已經很受重視。因此,傳統經注把《周易》“夕惕若”理解為“向夕之時,猶懷憂惕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58頁,中華書局,2003年4月。 不過自帛書出土之後,有學者對此爻辭又提出了新的看法。 帛書《易》傳《二三子問》16行引《乾》九三爻辭時,把跟傳本“惕”字相對應的字寫作“”。 該字形見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437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于豪亮將之釋作“沂”字, 于豪亮:《帛書〈周易〉》,《文物》,1984年第3期;後刊於唐明邦等編:《周易縱橫錄》,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後刊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馬王堆帛書專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侯乃峰不同意于豪亮的釋讀,將此字釋作“沢”,恐不可信。就字形來看應屬可信,因此該說得到了不少學者的贊同。 信從此說的學者有鄧球柏、廖名春、陳松長、李學勤等。參見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79~80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廖名春:《〈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後收入所著《〈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齊魯書社,2001年8月;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