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氏春秋寓言故事的特点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吕氏春秋寓言故事的特点 1
一、《吕氏春秋》寓言总体呈现杂家特色 2
二、《吕氏春秋》寓言用事说理先提出论点后引述故事 3
三、《吕氏春秋》寓言故事观点不一、嵌合各家学派印记 4
文2:英语寓言故事演讲稿 7
这故事说明: 8
第五、口语性 12
第六、临场性 12
参考文摘引言: 14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吕氏春秋寓言故事的特点
文1:吕氏春秋寓言故事的特点
寓言,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先秦寓言是诸子百家、策士说客,在论道讲学,陈情说理时,为提高其语言生动性和加强说服力,而有意识地引述或编制出一种有故事情节及有鲜明形象的比喻。它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是比喻的一种扩大形态。当引述故事之后,作者要有一段较长的议论借以说明寓意,在表现形态上一则则寓言故事相对集中又依附散文母体,还未能体现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公元前238年,即秦王嬴政八年,秦国即将统一六国,一部在学术上辑合诸子百家,为新经济政治形态服务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应运而生。《吕氏春秋》系秦相吕不韦组织宾客撰写,是集体编纂而非个人创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书中积累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包括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轶闻、前人遗语、家派学说及古代科学知识等。
一、《吕氏春秋》寓言总体呈现杂家特色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中明确记载: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1](501)这段话把著书意图、编辑体例、书名由来及成书后吕不韦的踌躇意得都表述得非常清晰。
《吕氏春秋·序意》篇载:维秦八年,岁在 滩,秋,甲子朔……[2](74)该书成于维秦八年,即秦始皇即位八年(前238年),或以秦纪年计,当从庄襄王二年(前248年)灭周始,则维秦八年当为前239年,此后二年,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吕不韦被黜;又二年(前235年),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死[1](502)(《史记·吕不韦列传》),吕氏诸宾客或诛或逐。
《吕氏春秋》一书编排纲举目张,条分理顺,这一体例在当时确为创举。因为其成书于众人之手,各记所闻,形式上虽具系统,但思想上不成一家,全书体制严谨但内容庞杂。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在论述诸子百家时将其列入杂家一派: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3](337)是颇有道理的。《吕氏春秋》一个最大特点是虽然辑合了百家学说,但不阉割打乱诸家思想体系;虽以儒道为主,但不排斥或齐合他家学说,从书中可以看出它对各家之间相互抵牾甚至相互攻击的说法均有保留。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卷二·言公上》评价吕书与《淮南子》二书所言:《吕氏春秋》,先儒与《淮南鸿烈》之解同称,盖谓集众宾客而为之,不能自命专家,斯固然矣。然吕氏、淮南未尝以集众为讳,如后世之掩人所长以为己有也。[4](201)可以说吕书是一部典型的杂家代表作,它提出了以义兵求一统的思想,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大一统的秦王朝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吕氏春秋》寓言用事说理先提出论点后引述故事
《吕氏春秋》文章短小精悍朴实简劲,用事说理生动有趣,把丰富的神话传说、轶闻故事用作寓言,以讽喻时事寄托教训。许多古代史料借助寓言形式在书中流传下来。据统计,《吕氏春秋》中有寓言故事二百余则,这些寓言大多趣味生动,情节完整,具有战国末期寓言文学的很多特点。尤其是该书在寓言的写作运用上,往往采取先提出论点或命题,然后依次引述一则或数则故事加以论证的写作方法,这正显示了寓言文学发展的独立趋势。吕书的这一形式上承《庄子》,下启韩非子寓言分类汇编形式,这种运用寓言论证事理的方法,既生动形象又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令读者很容易从一成串的故事中感受到其论点命题的正确。因为这些故事给人的印象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它们论证的命题就毋庸置疑了。如《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篇,开笔就提出命题:辩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2](66)随后依次引述了这样几则故事:
其一,盗亦有道:
跖之徒问跖曰:盗有道乎?跖曰:昔啻其有道也?夫妄意关内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