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接浪漫与印象主义风格的桥梁(论文范例)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连接浪漫与印象主义风格的桥梁 1
一、早期船歌中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继承 2
(一)色彩性的和声语言 2
(二)多声部织体结构 3
(三)灵活多变的节奏节拍 4
二、晚期船歌中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预示 5
(一)洗练的主题-动机发展手法 5
(二)简约明澄的织体 5
(三)全音阶与中古调式的大量使用 6
三、结语 6
文2:浪漫与宁静的阅读 7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连接浪漫与印象主义风格的桥梁(论文范例)
文1:连接浪漫与印象主义风格的桥梁
加布里埃尔?福雷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声乐套曲大师、键盘诗人、渊博的室内乐作曲家。[1]关于福雷,他同时期的人常常对他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位:“既能抵制住别的音乐家的强烈影响,又能取其长处形成自己个人风格的音乐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个复杂的时代,福雷的成功既不在于破旧立新,也不完全是沿袭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富有个性的创作尝试,是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的结果,被称为是“对立者的调和济”。福雷的这种能力,在他贯穿一生的船歌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福雷一生共创作13首钢琴船歌,创作年代从1880年到1921 年,贯穿于福雷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时期。在福雷的13首船歌中,不仅吸收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以及浪漫主义、法国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之精华,而且其晚期独具个性的音乐语言,预示了印象主义及新古典主义。
一、早期船歌中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继承
依据音乐学家们的划分,常常把福雷的创作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福雷早期的四首船歌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福雷早期的创作主要受肖邦、李斯特、圣-桑斯等作曲家影响,既吸收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如音乐注重旋律化和优雅平静的抒情效果,大量飘忽不定的色彩性及线条化和声语汇的使用;又继承了圣-桑斯严谨、明朗清澈的艺术手法,使得乐曲抒情优美,凝炼而具有艺术品味。同时,大量复合节奏节拍的运用,使音乐的行进光滑流动、敏感而微妙,展示出福雷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本质。
(一)色彩性的和声语言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福雷的创作个性大多来自于他对和声及调性的处理方式。”[2]在福雷的早期船歌中,尽管没有出现新的具创造性和弦,但和声的色彩性地位得以提升,变和弦的大量引入、装饰性和声进行的运用,化解了传统功能和声紧张对立的矛盾冲突感,为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气息,形成色彩斑斓的音响效果。
如在第三首船歌中,由变和弦引起音乐色彩的变化这一手法得以巧妙运用。在调性为降G大调的起始段落的第3、4小节,原本应为小三和弦的vi及iii和弦,在此通过升高三音变成大三和弦VI、III,和弦性质的变化影响了整段音乐的性格基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听觉感受。
在福雷船歌中,在和声的属进行或属-主进行中常常插入带来色彩变化的一系列装饰性和声进行,成为模糊调性、增强音乐色彩性及期待感的一种典型方式。
如在第四首船歌的第一部分,便出现一个V-I和声装饰进行的典型例子。该段为第四首船歌第一部分的起始段落,调性为降A大调。在第12-17小节的b9V9-I和声进行中,插入了一段颇具色彩效果的装饰性和声进行。在第13小节,和声进行并未像之前第10-11小节一样由第12小节的V走向I,而是由于降C音取代中音C的出现,使一个同主音小调(降A小调)的III和弦被引入,音乐的色彩顿时变得明亮。
(二)多声部织体结构
浪漫主义时期,随着半音化和声的发展,和弦外音的大量使用,使和声内声部进行渐趋复杂、曲折,它们不再仅担任声部填充的作用,而是更加具有独立性和表现意义。这样就导致了复调与主调、和声手法的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促使作曲家们愈来愈多地运用复杂的线条化和声思维去构思作品。这样的织体形式在福雷船歌中占据主导地位。复调音乐精巧的技术手法与主调音乐相交织,使各声部既保持各自流动的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融汇成一个声响的整体。
如在第二首船歌的中间部分,第56小节的iii6与65小节的V7之间形成了一个长的插入段,有效地延长了整个主题的骨干和声III6-V7-I的进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该段非常频繁的和声线性活动:在第61-65小节的低声部,形成了连续下行的半音线条: C#-C-B-Bb-A-G#-G。
除了线条化和声思维,在早期船歌中,也出现少量用对位化手法写成的段落,但只是片断。如在第四首船歌的第23-30小节,内声部旋律分别是对前一小节高声部旋律的模仿,为避免与本小节高声部的旋律形成不协和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