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PAGE 1
PAGE 1
第 1 单元第 4 课 主备人: 李佩臻 审核人:
课题
灯笼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自读课
总 1 课时
授课人
主备教师设计思路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围绕“灯笼”组织材料。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围绕“灯笼”组织材料。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
教学难点:
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 自学法
课前自学
自学活动:
1、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了解灯笼的相关民俗知识。(文字、图片、视频)
2、搜集灯笼相关的诗句
3、完成学案的课前自学
自学质疑:如: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课上研学
自学反馈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3、利用高拍仪展示学生课前预习,其他学生批改点评。
聚焦问题
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三、研究分享
1、探究活动一:朗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
(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2-11)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
2、探究活动二:散文作品,作者抒发情怀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作用。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 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土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
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
文中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
3、探究活动三: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眼中,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和富贵。围绕灯笼,课文中写了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
内容分类
段落
相关描述
蕴含的意义
村民日常
生活
1
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割,给人以温暖。
3
“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5,9
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
乡村艺术
表演
2
“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
6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6 Section A 3a-3c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12 SectonB 2a-2e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pptx
- Unit 3 Section A 1a-1c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Lesson12 Danny's Plant-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Module 5 Unit 1-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复习课件.pptx
-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4课《乡愁》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5课《黄河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7课《大雁归来》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
- 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docx
-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2课《台阶》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吉利人力资源共享服务项目(HRSSC)案例.pptx VIP
- 学堂在线《临床中成药应用》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含背诵+默写).pdf
- 北京银泰中心综合物业案例分析-.pptx VIP
- 基于Multisim+Proteus+Altium Designer的电路设计、仿真与制板 课件 第6章 制作个人元件库及库元件制作.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文本的构思及意图题型解析二.docx VIP
- 医学知识一ICU血流动力学监测和PICCO技术.ppt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抖音介绍课件.pptx VIP
- DLT 1057-2023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