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1 / NUMPAGES1
河中石兽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导学目标】 1.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课时方案】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同学围绕“自学互研”中的学问点进行自主学习。 (1)同学带着导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获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索题,预备展现沟通。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现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支配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索题。 (2)同桌之间相互争论,有分歧不能达成全都的,小组争论;小组内不能达成全都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争论时沟通。 (3)全班争论时,老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同学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苏轼游石钟山后的感慨。他在前人李渤经过实地考察却得出错误结论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今日将要学习的《河中石兽》一文,同样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索。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学问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 (2)词义 一寺临河干(靠近) 山门圮于河(倒塌) 阅十余岁(经过,过了)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规律、道理) 众服为确论(精当准确的言论)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推断) 求石兽于水中(查找) 如是再啮(这样) 竟不行得(最终,究竟) 但知其一(只) 盖石性坚重(表谈论的发语词,无实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3)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 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 (4)古今异义 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二为做) 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或有遮挡???作用的器物) (5)一词多义 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十余里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谈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如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根据) 学法指导: 词语的作用分析法 词语的作用一般有: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在词类选取、概念表达上的精确?????、恰当(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主要指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亮、详细、生动传神等作用,一般都会采纳修辞或者一些动词来体现。 3.情感性作用。指词语表达喜好、喜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颜色的作用。留意把握词语的比方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爱好、推动情节进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沟通点拨】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查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的)踪迹。 ②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沟通点拨】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③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沟通点拨】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真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沟通点拨】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许多,可以依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2.名片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白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主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