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题导学.docxVIP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题导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1 / NUMPAGES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题导学 《观沧海》 1、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屹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气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纳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屹立的山岛”、“草木”相互衬托,显示了大海的雄伟宽阔和惊人的力气。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怪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雄伟的政治理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布满信念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胸襟和理想?(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概的描写,表达了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伴侣,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落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伤凄惨的啼叫着,暗写诗人的哀思之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以新颖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进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思念和怜悯。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次北固山下》 1、用形象美丽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呈现的景象。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好像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悄悄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似乎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 2、说说“阔”和“悬”的妙处。答:“阔”字表现出“潮平”,“悬”字写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风儿高悬。“阔”和“悬”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情。 答: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乡的剧烈思念之情。 4、任选角度,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间匆忙,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妙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乐观、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5、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大意。 答: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天净沙秋思》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 2、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的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画 答:深秋的黄昏,荒芜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纷。带着满身的疲乏,我骑着羸弱的瘦马,独拘束古道上缓行。绕过缠着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鸦雀在树梢回旋,时时悲啼。走过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桥畔稀疏的村社里,几户人家已升起了袅袅炊烟。 3、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举一例简要分析。答:(1)运用了寓景于情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际的孤寂悲苦之情。(2)运用了静景和动景相衬托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戚。(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漂泊天际的愁苦之情。 《峨眉山月歌》 1、《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