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学 方 案
20 年 期 总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 题
秋天的怀念
共2课时
第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 程 与
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 标
1.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忏悔和自责之情。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
教 学
重 点
深入文本,圈画、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 学
难 点
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课 型
新授
电 教 设 备
教具、实验仪器
PPT 多媒体
教 学 活 动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课文精读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课题解读:由秋天的故事引发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1951~2023),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1.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然后默读,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浏览,捕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
2.默读思考。
(1)试着给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
(2)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母亲
“我”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3)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我可活什么劲”(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产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母亲)
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4)通过读课文,你怎么理解:“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子”?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1.朗读完课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我”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2.如何理解“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我”才知道。
3.品读课文,体会“挡、躲、扑、抓、忍”等字词的用意。
这几个动词,突出地表现了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一个“躲”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儿子,怕他轻生;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
4.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走进童话探寻美好心灵.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赵今《你好童年》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辜霞画中有文文中有画导学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邛崃市羊安中学尹小艳《如何突出中心》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那一次我懂得了坚持.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郭玲西卓越杯教学设计《动物笑谈》以及反思.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郭玲西卓越杯教学设计《动物笑谈》决定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金色花.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夏小喻.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钟德勇新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0周《纪念白求恩》修改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1《论语》十二章2课时导学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纪念白求恩(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纪念白求恩2.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论语》十二章(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纪念白求恩(学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纪念白求恩.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