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戏》教学设计
执教者
学习目标:
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品读,学习景物描写。
悟读,体会作者情感。
激趣导入:
哪位同学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童年给你留下的印象?的确,童年是天真烂漫、多姿多彩的,提起童年,我们心中就会涌起许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再回忆童年往事,更是充满温馨浪漫的色彩。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共同感受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童年经历。
教学过程:
(一)、评人物——品味一份真情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呢?
同学在课文中找我在平桥村的“趣事”。
2.其中作者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在这一情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表现?
3.当小伙伴们和六一公公互相见面的时候,一边是偷豆的,另一边是被偷的,他们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38自然段,进一步看看双喜、六一公公和“我”的表现。
4.假如你就是文中的迅哥,你最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请同学们运用下面的句式说一段话:我喜欢文中的——(人物),因为他(他们)——(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举人物表现)
(二)、赏美景——欣赏一路风光
1.同学们觉得文中哪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最精彩呢?找出来读一读。
2.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11、12、22、23自然段,想象画面,用心体会,自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三)、悟情感——畅谈一份体验
1.这次看社戏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2.如此难忘是因为那夜的戏真的很好看吗?
3.既然戏未必好看,豆也很平常,那么为什么却让“我”有了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真正令“我”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呢?小组内讨论归纳交流。
4.高尔基:“童年是人生最值得品味的美酒”,文中“我”对“乐土”的美好回忆,是浓得化不开的纯美人情,是永不褪色的童年画卷,同学们,让我们乘着记忆的翅膀,飞进儿时的童年世界,用温馨的笔调,把自己最难忘的童年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四、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和那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使我觉得那夜的豆和戏难忘,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童年的眷恋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年是生命长河中永恒的记忆,让我们以童心做序,让大地飞歌,唱响生命激越的华章!
学情分析
虽然不同时代的少年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纯真的童心却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阅读时,采取联想的方法会比较好一些。从《社戏》里小伙伴们的所作所为,联想到自己,如果身处其境,会不会也那样做?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和朋友们是不是也做过类似或者更“淘气”、更有意思的事,做这些事,表现了少年朋友们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社戏教学效果分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的文章。《社戏》选自《呐喊》,看社戏是《社戏》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难忘的。
小伙伴之间的淳朴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愿望,小伙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驾得如“大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淳朴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孩子啊!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学生在我讲到此处时都相视莞尔,课后布置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可以说鲁迅先生写出了孩子之间的纯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和厚道,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
教这节课时,学生的热烈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学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点点成功,那就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