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三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三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第十三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单选题 1.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科举制 B.察举制 C.监察制度 D.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点睛】 “明朝初年”是关键信息。 2.“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答案】D 【解析】 根据“自高皇帝罢相始”,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故D正确;ABC不符合“罢相”,排除。 3.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 ) A.重用侍从、秘书,分散相权 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借秦代因设相短命而亡及历代宰相专权乱政为借口,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故C项正确;丞相制度废除后,已无相权,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 5.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很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确立的,因此C错误,符合题意;ABD表述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图示内容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 ①秦始皇兵马俑军阵 ②商代青铜礼器 ③《韩非子》(书影) ④明内阁大堂旧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秦始皇兵马俑和明朝内阁的出现都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①④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商代的青铜礼器和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的百家争鸣,都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出现之前的历史存在,说法②③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答案】D 【解析】 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握决策权力,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C项错误。 8.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B说法过于绝对,表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B;丞相设立之初,起到牵制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作用,明朝废丞相是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推动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故ACD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9.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