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一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一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PAGE 6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十一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思维脉图】 答案速填:①三国同盟 ②凡尔登战役 ③欧洲   ④凡尔赛  ⑤列宁主义 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⑦粮食税 ⑧工业化 ⑨不合作 ⑩七七事变 雅尔塔 【纵联横比】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 同 点 具体 背景 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 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 目的 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性质 从总体上看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结果 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 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相 同 点 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思维特训】《凡尔赛条约》不仅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还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掠夺。在雅尔塔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和宰割战败国。由此可见,与凡尔赛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 (  ) A.确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B.保障了战胜国的利益 C.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 D.改变了传统国际格局 【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凡尔赛体系对德国进行苛刻的掠夺,导致德国人民极端民族仇恨心理蔓延,雅尔塔体系关注德国民众的基本生活,这有利于战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故选C;根据所学可知,雅尔塔体系不是一个公正的国际秩序,排除A;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对战败国的处置,没有提及战胜国的利益分配,排除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二、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战争结束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2)产生方式: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3)大国意志:其内容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4)国际组织:为避免战争,建立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未能维持和平。 ①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胜国建立的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秩序,以维护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利益为宗旨。 ②国联的决策机制存在缺陷,其“全体一致”原则不能真正制止侵略,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反应就是证明。因此,该体系是一个孕育战争的体系。 (2)雅尔塔体系是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建立的,它们在避免战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①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纳入了战后国际秩序。 ②在联合国的表决程序上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从而保证了大国之间避免爆发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呈现出大和平的状态(仍存在局部热战)。因此,雅尔塔体系不是一个孕育战争的体系。 【思维特训】1927—1932年,苏联人民认购“工业化公债”额从7.26亿卢布增加到39.22亿卢布,增长了4.4倍,从1927—1938年公债额增加了18倍。通过精简机构,行政管理费从1926—1927年的4.64亿卢布减少为1929—1930年的3.82亿卢布。1927年,工业企业的管理费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4%,到1929年下降到2.9%。这体现了 (  ) A.苏维埃国家的艰苦奋斗精神 B.国家牺牲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苏联模式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苏联1927—1938年“工业化公债”额增加了18倍,反映出苏联人民节衣缩食认购公债;行政管理费和工业企业管理费下降,反映出苏联厉行节约;精简机构,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即苏维埃国家的艰苦奋斗精神,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苏联人民认购“工业化公债”以及行政、工业企业管理费的下降,而不是国家牺牲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排除B;经济封锁是指一国或数国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达到削弱对方经济实力的目的,与材料不符,排除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三、苏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共产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