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罗尔纲先生《太平天国史》的文体特点
罗尔刚是国内外著名的社会科学家。特别是在太平天国史研究方面,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学者。罗先生自1932年开始研究太平天国史,至今年正好是60周年,中华书局出版他的《太平天国史》一书,是对他从事太平天国研究六十周年的最好祝贺。
罗著《太平天国史》,历经近四十载,增删达四五遍,终成150万言的巨著。此书体大思精,包罗宏富,识见高深,是太平天国史研究历程上的一座丰碑,必将为后世所珍重传留。全书用罗先生自己创立的“综合体”撰写,分为“序论”、“纪年”、“表”、“志”、“传”等五个部分,既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创新。
自本世纪初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之作序以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蔚然而兴,许多专家学者为此作出了贡献。罗先生这部《太平天国史》是集大成者。
一、 “纪”、“史”与“叙”
太平天国的始末虽不过廿余年,但它“开创新朝”,典制俱备,设官置守,雄峙江南数省,军旅逾百万,纳税呈贡之民以亿计,是一个与清政府南北并立的政权。欲科学、完整地反映这个政权兴亡历史过程,采用什么样的体裁和体例最合适呢?这是罗先生长期考虑、不断探索的。他终于通过艰苦的努力,突破了旧史书的体例,创立出别开生面的新体裁。用罗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综合体史书”。换言之,它综合了中国历代史书各体之优长,摒弃与弥补了它们的缺陷和弱点,推陈出新,另建新猷。
中国史书体裁丰富多姿,凡正史与别史门类十数种,其中以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与政书四种体裁居主导地位。自司马迁开纪传体史例,二千年来历代王朝修正史便采用这种体裁,纪传体在史书中独占鳌头,并非在于某些统治者的偏爱,而是它本身的素质。纪传体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它的纪、传、表、志的体系,分类鲜明,涵盖广袤,使大小史事各有所归,不会流离失所。第二是,它将史事分门别类,安排得妥贴周密。刘知几称赞说:“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罗先生涵泳前史,在解放初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稿》,采用的便是纪传体。他敏锐地觉察到它的问题所在,积极思有所更张。他反复思忖:毛病不就是出在叙事分散上面么,“分”的反面便是合,要纠正纪传体的弊病,就必须用综合概括的体裁。于是他便着手将他长期研究而贯通于胸臆的太平天国史事和见解,写成一篇称为“叙论”的篇章,对太平天国的时代背景、革命运动的分期、革命运动的性质和成就、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作综合的描叙。罗先生命名“叙论”两字,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叙”的含义一是记述和谈论,即《国语》所谓“纪言以叙之”。一是评议次第,《周礼》称“行其秩叙”,即“诠叙”之意。罗先生这个篇章,既有史事记述,又有评议论说。故起名为“叙论”。这是突破旧藩篱走出的可喜的第一步。但罗先生素性谦仲,他“怕会犯画蛇添足的错误”,便藏之箧笥,直到1957年中华书局要再版《太平天国史稿》时,才鼓起勇气以“叙论”的名义加在该书的前面。这是罗先生对纪传体第一次突破,也是一个创造。当时史学权威范文澜读了刊出的“叙论”后,高度评价道:“可以不朽矣!”这就是《太平天国史》“第一部分”的初稿。当然,那时还只是个雏形,远不如今天的丰满完善。
1958年夏,罗先生正式开始了《太平天国史》的撰著。历代正史是以君为史纲,以王侯将相为历史的主人。罗先生的新史观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他感到从体裁到内涵都必须进一步对纪传体作大的改变。他反复以思,想趟出一条新路。这时他的老友梁方仲途经南京,深夜造访,他便谈到这个问题。梁先生对话中说:“问题从洪秀全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就要从洪秀全去下手解决问题。”的确,罗先生《史稿》是有“本纪”的,怎么改呢?他送走梁教授后,漫步庭前,星光暗淡,花影迷离,不能给他任何启发。忽然,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一书的观点在他脑海中闪亮,他果断地决定:“将洪秀全、洪天贵的事绩移入列传,把本纪取消。”
有了这三次重大的、性质上的改变,罗先生的《太平天国史》的体裁便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史坛:它用“序论”概括全书,作为第一编,使读者对太平天国史的全貌有个简明扼要的认识和理解;用“纪年”经纬国家大事,纲目分明,轻重有别:用“表”以容纳和驾驭复杂纷繁史事,化芜乱为简洁,使百端各归其位,读者无论巨细,皆可检表而明瞭;用“志”以记典章制度,叙述各种专史。历代的“食货志”、“河渠、沟洫志”、“礼乐志”、“天文志”、“律历志”等等,有着极宝贵的价值,在罗著《太平天国史》中,志的部分共20种,卷帙浩大,功力尤深;用“传”记人物。历史是人们以其活动谱写成的,传记是史书重要组成部分。罗著《太平天国史》继承了前史立传的优良传统,而且上起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下至乡官钟志诚、胡万智,各地各族起义人物如刘丽川、杜文秀,洋兄弟如罗孝全、呤唎等,许多小人物,只要事有可传,皆予载入,体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