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风格与发展.docxVIP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风格与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风格与发展 与15个交响曲和15个器乐相比,人们往往无意识地忽视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事实上,以作曲家、钢琴家双重身份享誉20世纪乐坛的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不仅在作曲家本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20世纪钢琴音乐史乃至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创作几乎涉及所有体裁,而上述三种体裁与其他体裁相比更有着相互关联的特别意义:从创作的持续时间来讲,交响乐的创作贯穿了作曲家的一生,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贯穿了中后期,而钢琴音乐的创作则持续早中期;从作品表现的内容来讲,肖斯塔科维奇的大多数交响乐是具有社会性的,弦乐四重奏更多的是反映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而钢琴音乐则介于二者之间。 基于此,对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研究不仅有着“测量船”的一般意义,而且对整体上把握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创作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创作是不断发展的,这是与其美学观点的变化和世界观、处世态度的变化相符合的。从具有象征意义和讽刺性模拟的、稍干涩、清淡的“格言”风格到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肯定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他对自己的旋律、和声语言、织体陈述手法以及整体风格的探索从未停止。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创作可以划分为相对集中的3个阶段: 本文将以此为据,顺序论述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并相对重点分析各阶段的代表作,以期对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有个总体上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作总的风格评价。 《第一钢琴大提琴》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成果 是钢琴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肖斯塔科维奇作为20世纪伟大作曲家的漫长创作生涯,并且有着很高的起点——10来岁的小孩子就能在他的作品中对扭转乾坤的大事有所反应。在二月革命(1917年)的炮火声中,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他最早的一些作品——钢琴曲《悼念革命牺牲者的葬礼进行曲》、《自由颂》。那时他所接受的音乐训练仅包括跟母亲索菲亚·瓦西里耶夫娃学琴一年、在格拉塞尔音乐小学学习一年左右。但这些作品已经显露出他后来一生中创作的重要特征:“力求通过音乐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主题,并满怀激情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态度”。 1919年,13岁的肖斯塔科维奇考入彼得堡音乐学院罗赞诺娃钢琴班(后转至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耶夫班上);同时在格拉祖诺夫的安排下跟索科诺夫以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和友人施腾贝格学习作曲。 1923年、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分别从钢琴班和作曲班毕业,一段时间,他为将来做个作曲家还是钢琴家而犹豫不决,他在这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6年5月12日在列宁格勒首演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让他一举成名;而在1927年举行的华沙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上,他作为钢琴家,以冷静客观的演奏颇受赞扬,获得荣誉奖状,并在波兰举行了钢琴演奏会。 他选择了前者,也没有放弃后者。他亲自首演了自己的绝大多数钢琴作品。事实上,直到60年代中期,作曲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之前,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参加演出。 在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前6年(1926年-1930年为作曲专业的研究生),肖斯塔科维奇写的钢琴作品最多,但作曲家后来只发表了其中的一首《三首幻想舞曲》,典雅、小巧玲珑的三首乐曲一共才三分半钟,是肖斯塔科维奇早期钢琴音乐中的精品。例1选自其中的第三首,细致的节奏变化、出乎意料的和声突变,都暗示着作曲家的后来,特别是三、四十年代的创作风格。该曲1926年出版后经常被演奏,而且被列入音乐学校的钢琴教材。2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曾演奏此曲为邓肯的高足——阿利亚·波纳伴奏,风靡一时,这一经验,对作曲家后来为数甚多的舞台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1 在《第一交响曲》取得成功后的6个月,肖斯塔科维奇以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震动了列宁格勒。1926年12月2日作曲家在现代音乐协会(ACM)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这个作品,全曲充满了强烈的不协和音和富有棱角的旋律线条,表明了作曲家有使用更现代音乐语言的倾向。同一时期风格近似的作品还有《格言十首》。 《第一钢琴奏鸣曲》总的来说是无调性的,以强烈的不协和音、“马达式”的节奏为基础。全曲中占优势的是复调性、结构主义的因素,作曲家非常注重横向的旋律运动,而并不在乎在纵向上出现什么和弦。这种音乐语言与作曲家同时代人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普罗科菲耶夫等有某种相似之处。当时这几位杰出的作曲家以及勋伯格、贝尔格、法国“六人团”的最新作品经常在列宁格勒这座音乐文化中心之一的城市(当时该市的文化交流气氛远比莫斯科浓厚)演出,新的音乐语言牢牢抓住年轻的作曲家的心,他拼命吸收其中一切最不寻常、最不习惯的东西。分析《第一钢琴奏鸣曲》,我们可以发现它学习了下列一些榜样: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拉格舞:音乐》、奥里克的狐步舞曲《再见纽约》、兴德米特的《1922组曲》等。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