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秘鲁电影《心病的水气》的文化生产
在过去的10年里,许多巴西电影艺术家通过欧洲财政资源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电影中拍摄了许多电影,并在各种电影中展示了这个形象。一些影片因此得到了国际推广发行。
笔者将通过拉美名望卓著的女导演之一克劳迪娅·略萨的个案, 来阐释这些问题。她的影片照例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同时却受到秘鲁和拉美评论家们的某种诟病, 一些人指责它们是以西方的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秘鲁的穷苦大众的。
在对于欧洲资助“世界电影”的种种争论的基本论点进行评估之后, 笔者将尝试在这样的语境下分析《伤心的奶水》 (《福斯塔》, 2009) 。我们将首先快速考察一下这位女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玛黛奴莎》 (2006) 。这部影片引发了如何表现秘鲁原住民的争论。她的影片是否如批评家们所揭露的那样, 是为了迎合欧洲影迷观众和出席电影节的人士而将原住民“他者化”的过程?抑或相反, 它们推翻了欧洲的资助属于新殖民主义的解读?单纯聚焦于几部易解的影片能得出哪些结论?笔者对那些一般化的结论持怀疑态度, 将对略萨的进路与卢克雷西亚·马特尔和露西娅·普恩索的进路加以比较, 特别是她们处理民族和社会问题的不同方式。
资助的背景, “世界电影”与种种争论
在谈论基本问题和相关讨论之前, 笔者想探讨一下拉美作者的电影, 特别是女导演主持的影片与欧洲合作制作的背景。仔细读一读最有名的影片的片头字幕, 就可以确认一些资助来源和制片公司从一部长片到另一部长片一再重复出现。我们一再看到一系列欧洲财东的名字, 诸如与鹿特丹电影节协作的荷兰胡贝特·巴尔斯基金, 与戛纳电影节关联的法国电影基金, 法国国家电影和动画中心和法国文化中心主持下的南方基金———又名世界电影资助基金, 柏林电影节的世界电影基金, 在西班牙建立的伊比利亚传媒项目, 等等。各种各样的私人企业也出现在拉美作者的影片片头字幕上, 其中常见的有佩德罗和奥古斯丁·阿尔莫多瓦尔于1985年创建的西班牙“希望”制片公司、万达影视、法兰西金字塔电影公司;它们专攻知名导演的“世界电影”。我们还要在资助的景观上添加上投入这类影片生产的欧洲的视听公司, 如法国电影制作公司Arte France Cinéma、频道+电视台和西班牙电视台等。
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本国的机构不再支持“本土”电影, 而毋宁说它们如今只是复杂的资金的不同汇集资源之一。譬如说, 阿根廷的国家电影和视听艺术研究院 (INCAA) 合作制作了露西娅·普恩索的影片, 而且在欧洲基金的资助下, 支持了最有名的青年作者———巴勃罗·特拉佩罗、伊斯雷尔·阿德里安·卡埃塔诺和利桑德罗·阿隆索的创作。继外国基金会给予的资助之后, 克劳迪娅·略萨又获得了秘鲁国家基金———国产电影星火计划对于《玛黛奴莎》和《福斯塔》的补贴 (巴罗, 2013:202) 。在墨西哥, 国家电影机构墨西哥广播、电视和电影总局通常被引证为胡贝特·巴尔斯基金或者世界电影基金之外的制片者, 如我们在墨西哥最著名的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的案例中所能见到的那样。资助一个拉美女导演的较老的案例乃是对马里萨·西斯塔奇拨款, 她的影片《堇菜花香:无人听你》 (2001) 乃是墨西哥-荷兰合作制作产品, 片头字幕上并列着墨西哥广播、电视和电影总局和胡贝特·巴尔斯基金的名字。
实际上, 单独一部影片往往得到来自选择范围广的资助机构的多项补贴。例如将在本文中谈及的《福斯塔》得到的秘鲁本国资助数目很小, 但能够依靠由万达影视、卡塔拉文化产业研究院 (ICIC) 、文化部、卡塔卢尼亚电视台 (TV3) 和西班牙电视台 (TVE) 提供的西班牙的资助。伊比利亚传媒项目促成其事, 而一些非西班牙资源也慷慨解囊, 其中包括瑞士的东南影视 (与弗赖堡电影节相关, 而这个机构本身又由瑞士发展和合作署资助) 、世界电影基金和欧盟传媒项目。
逐步在各种电影节上流通的世界电影产品的图景不断变化着, 而对此进行分析后做出的评论至少在伦理维度上有所分歧。即使是“世界电影”这个表述本身也有所争议, 出现了诸多相关著述 (丹尼森和利姆, 2006, 格兰特和库恩, 2006, 纳吉布, 2006) , 笔者也在另外场合对此进行了讨论 (肖, 2011b) 。但在本文的框架内, 我们在埃尔赛瑟所理解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也就是说把它当做通过各种电影节流通而确立的一个范畴:
“世界电影”……是从决定着制作类型的发行和放映的视角来理解———并流通———的一个范畴。所以, 如果考虑到商业化和发行, 那么显而易见, “世界电影”的标签借助各种国际电影节的流通获得了其最初的可信性 (埃尔赛瑟, 2005:104) 。
可以将这个观念扩大至得到投资机构 (还有其他公共的和私人的资源) 资助的影片, 它们之所以能得到资助, 首先是因为存在准备接受它们的市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