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造山带古生代构造体制下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演化.docxVIP

北山造山带古生代构造体制下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演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山造山带古生代构造体制下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演化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明显的造山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造山过程、后向冲突和大陆重建。 1 地质背景及矿床 北山造山带地处中亚造山带南缘, 位于塔里木、西伯利亚和华北3个古板块之间, 被认为是天山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区内产出多条蛇绿岩带和区域性深大断裂, 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以这些断裂带为界, 北山造山带由北至南分为以下构造单元:雀儿山岛弧、黑鹰山岛弧、星星峡-旱山地块、花牛山-白山堂岛弧、大奇山岛弧 本文研究区位于北山造山带南缘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的活动陆缘带 研究区内矿床 (点) 大量发育, 以铜金矿床为主, 有若干中型矿床, 是我国西北较大的金多金属矿集区。按矿床类型可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拾金坡、金沟井、南金滩、磨金硐、明金沟)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新老金厂金矿床) 以及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床 (辉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白山堂铜矿床、花牛山铅锌钼金多金属矿田) 。 2 高精度测年工具时代柳园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古生代, 北山地区的地质演化取决于古亚洲洋裂解、扩展和消亡的循环过程, 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记录这些过程的岩浆侵入与喷发事件, 如多条未定论的蛇绿岩带和弧岩浆岩带。21 世纪以来 SHRIMP、Ar-Ar 等高精度测年手段的常规化应用使得精确解析这些岩浆事件成为可能。 如图1及表1所示, 柳园地区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志留纪—早泥盆世和二叠纪—三叠纪。辉铜山钾长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为 (424.4±2.5) Ma (LA-ICPMS锆石U-Pb, 待发表) ;辉铜山以东钾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 (436±9) Ma 石炭纪的岩浆活动似乎陡然沉寂。早二叠世区域岩浆活动以玄武岩大范围发育为特征。同时期, 伴随有早二叠世闪长岩脉 (295~270 Ma) 和辉长岩的侵位活动。中晚三叠世构成本区又一次花岗岩浆活动高峰, 形成大泉花岗岩体[ (225±1) Ma] 3 岩浆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3.1 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北山南部柳园地区志留纪-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以发育大面积的I-S-A型花岗岩为显著特征 (图2) 。此外, 与俯冲作用有关的闪长岩、埃达克岩和富Nb玄武岩均与这些花岗岩同时期侵位, 空间联系密切。 拾金坡岩体呈岩基状侵入, 出露面积约在600 km 主量元素分析显示:①硅和全碱质量分数中等, 辉铜山岩体出露面积约20 km 地球化学分析显示, 辉铜山花岗岩体具有高硅[ 柳园埃达克质花岗岩为条带状展布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岩体规模大, 结晶好, 围岩为一套奥陶系-志留系变质岩, 即一套条带状混合岩、大理岩、角闪片麻岩、片麻岩、片岩、榴辉岩和变质基性-超基性岩等。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为粗粒片麻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 ( 3.2 叠纪玄武岩 北山柳园、红柳河地区都发育一定规模的二叠纪玄武岩, 暗示二叠纪存在伸展作用。赵泽辉等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三叠纪大规模的造山后花岗岩侵位是本区又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目前发现报道了花牛山钾长花岗岩体[ (229.5±2.6) Ma]、大泉花岗岩体[ (225±1) Ma]、长流水花岗岩体[ (223±2) Ma]、白峡尼山花岗岩体[ (224±1) Ma] 花牛山钾长花岗岩体出露面积约78 km 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如下:高硅[ 3.4 d同位素组成 对研究区花岗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进行统计分析 (表2, 图4) 表明, 志留纪-早泥盆世花岗岩的 4 讨论 4.1 岩浆形成时代 综合北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岩浆岩岩相、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特征认为, 北山造山带在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多种方式、复杂的地壳增生作用, 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①洋陆体制下大陆地壳侧向增生;②造山后阶段大陆地壳垂向增生。 俯冲作用贯穿了从新生地壳形成到弧陆碰撞导致大陆增生的主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地壳生长主要通过俯冲带岩浆弧杂岩的侧向增生来实现 造山后阶段则主要通过幔源岩浆底垫的方式实现大陆地壳的垂向增生。其一般过程可以归纳为:软流圈上涌形成的幔源玄武质熔体底侵在地壳底部并在此分异形成辉长岩和暗色闪长岩, 这些低温分异物质受大陆裂解过程中进一步底侵和上涌软流圈的影响而发生部分熔融, 由此形成的熔体可能与玄武质熔体结晶分异产生的少量花岗质熔体混合而形成花岗岩浆, 这些岩浆上侵运移到中地壳汇聚形成岩浆底劈体, 随后这些底劈体岩浆可能进一步与酸性地壳的部分熔体混合形成不同的壳幔混源岩浆岩 柳园地区晚奥陶世的富Nb玄武岩 (451 Ma) 、志留纪-早泥盆世埃达克质花岗岩以及古堡泉榴辉岩揭示了该区域的早古生代俯冲作用。该时期花岗岩的 (1) 柳园地区古堡泉榴辉岩给出的锆石边部环带年龄为 (465±10) Ma, 反映了超高压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