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修史的失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朝修史的失误 隋朝统治了37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继承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 进而统一全国, 结束了过去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从客观上赋予当时的历史学家以较重的修史任务。按照中国传统的修史惯例, 当朝的史家应当修纂前朝的历史。而隋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虽然也有一些史家修纂前朝史, 比如沈约著《宋书》, 萧子显修《齐书》, 魏收撰《魏书》。这些著作后来均被列入正史之列。但与隋朝一脉相承的北齐、北周两朝的历史, 虽有北齐崔子发所撰《齐纪》30卷, 北周柳虬所撰《周史》等, 但均不是传世之作。因此客观上要求隋朝的史家担负起纂修或重修这一分裂时期历朝史书的重任。然而终隋一代并没有修出一部辉煌的史学巨著, 也没有造就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史学家。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瞿林东先生曾作《隋朝修史的失误》一文 据《隋书·经籍志》、《史通·古今正史》及《隋书》各史家本传等记载, 隋朝所修前朝史有:魏澹等所撰《魏书》92卷。王劭撰《齐志》20卷。牛弘撰《周史》18卷 (未最后成书) 。王通著编年体《元经》九卷, 从西晋惠帝太熙元年记起, 讫于陈亡。李德林奉诏续撰《齐史》, 在原撰纪传体《齐史》27卷的基础上, 增多38篇。杜台卿撰《齐纪》20卷。许善心在其父许亨所撰《梁史》基础上, 续撰补阙, 修成70卷。姚最 (一作勖) 《梁后略》10卷、《北齐纪》20卷。姚察撰《梁书》帝纪7卷。王逸著《齐典》5卷等。起居注有:王胄等所修《大业起居注》、《隋开皇起居注》60卷。当代史有:柳 在以上所列众多史官中, 较具影响的当数王劭与魏澹。刘知几在论及隋朝史官时曾有过这样的评价:“王劭、魏澹展效于开皇之朝, 诸葛颖、刘炫宣功于大业之世, 亦各一时也。” 王劭, 字君懋, 太原晋阳人。仕齐, 任参开府军事, 累迁太子舍人, 待诏文林馆、中书舍人。入周, 仍任中书舍人。隋文帝时任著作佐郎, 以母忧去职, 在家私撰《齐书》。违犯“制禁私撰史。” 对王劭所撰《隋书》, 后人多持否定态度。唐修《隋书·王劭传》认为其“多录口 对王劭所撰《齐志》, 褒贬不一。唐修《隋书·王劭传》称其“文词鄙野”, “大为有识所嗤鄙”。针对有人指责其“多记当时鄙言”, 刘知几则认为“古往今来, 名目各异, 区分壤隔, 称谓不同”, 记载方言俗语“足以知 刘知几尤其赞扬王劭秉笔直书的精神。他指出:“宋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 其叙述当时, 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 (指元魏) 王公, 箕裘未陨;邺城 (指高齐) 将相, 薪构仍在。而二子书其所讳, 曾无惮色。刚亦不吐, 其斯人欤?” 对王劭的行文叙事, 刘知几也倍加赞扬。他说:“王劭国史, 至于论战争, 述纷扰, 贾其余勇, 弥见所长。至如叙文宣逼孝靖以受魏禅, 二王杀杨、燕以废乾明 (齐废帝) , 虽《左氏》载季氏逐昭公, 秦伯纳重耳, 栾盈起于曲沃, 楚灵败于乾 可惜的是, 王劭所撰诸史均不流传于世。考其原因, 这与唐初修《隋书》对他的评价不无关系。《隋书·王劭传》把王劭写成是一个好谈符瑞, 生性古怪, 甚至愚蠢之人。称他的著作“或文词鄙野, 或不轨不物, 骇人视听, 大为有识嗤鄙”。对此, 刘知几颇不以为然。他指出:“如《隋书》王劭、袁充两传, 唯录其诡辞妄说, 遂盈一篇, 寻又申以诋诃, 尤其谄惑。夫载言示后者, 贵于辞理可观。既以无益而书, 岂若遗而不载。” 柴德赓先生在论述《北齐书》的史料来源时指出:“王劭之书不传, 李百药《北齐书》才成为独一无二。实则王劭书成于隋世, 李百药修《齐书》, 曾参考《齐志》而成。今《北齐书》中记载当时口语不少, 其为受王劭影响, 或竟转录《齐志》, 亦有可能”。并列举数例说明“李百药已经采用王劭《齐志》” 魏澹, 字彦渊。钜鹿下曲阳人。澹父季景为魏收族叔。史称:“年十五而孤, 专精好学, 博涉经史, 善属文, 词采赡逸”。 开皇中, 文帝“以魏收所撰书, 褒贬失实, 平绘为《中兴书》, 事不伦序, 诏澹别成《魏史》。” 魏澹等所撰《魏史》以西魏为正统, 东魏为 据《隋书》卷五八《魏澹传》所载, 魏澹《魏书》与魏收《魏书》在义例上有五点不同: (一) 收书“讳储君之名, 书天子之字”, 而澹书改为“讳皇帝名, 书太子字, 欲以尊君卑臣”。 (二) 北魏政权本始于道武帝拓跋 魏澹这一观点得到了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的赞同。在《史通·称谓》中, 刘知几批评道:“至如元氏 (北魏) , 起于边朔, 其君乃一部之酋长耳。道武追崇所及, 凡二十八君。自开辟已来, 未之有也。而《魏书·序纪》袭其虚号, 生则谓之帝, 死则谓之崩, 何异沭猴而冠, 腐鼠称璞者矣!” (三) 魏太武于正平二年 (452年) 二月被中常侍宗爱所杀。魏献文帝于延兴五年 (475) 被冯太后毒杀。而收书对此却采取隐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