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部的形成与演变
清代著名的目录家王明生说:“目录研究是学习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出路,获得他们的大门。”。”王氏学术成就卓著, 其言可谓经验之谈。无数事实表明, 研读古籍、通晓目录之学, 读书, 则可以循序渐进;研究, 则可以得心应手。同样的道理, 阅读历史典籍、研究历史科学, 首要之务, 就是通晓史部目录。史部目录的形成, 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发展过程。
1 艺略、史部类目
历史典籍的分类, 起源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七略》早在唐代就已经失传, 但班固在修《汉书·艺文志》时, 将《七略》的内容基本上保存了下来。《七略》七卷, 是刘歆简略其父刘向的《别录》而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全部藏书, 也反映了当时学术流派。《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为了从学术体系说明群书, 按照书的内容性质, 除辑略外, 分为六略 (六类) ;六略之下分三十八种 (小类) ;种下分六百零三家, 家下列书, 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
一、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
二、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
三、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
四、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
五、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
六、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纵览上述, 六艺略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学习六经的基础读物。汉武帝崇尚儒术, 因而六艺略置于六略之首;诸子略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书。刘歆认为:诸子百家学说乃是“六经之友与流裔”, 故置于第二。同时又因儒家于道为最高, 所以儒家又列诸子之首。赋是当时特别盛行的一种文体, 汉武帝时曾设乐府, 专采歌谣, 故诗赋略仅次于诸子略;兵书略收军事著作, 武帝好大喜功, 常常用兵, 籍以巩固政权, 加之春秋战国以来, 此类书也较多, 故将其置于数术、方技之前;数术略包括天文、历法、占卜星相方面的书;方技略是指医药卫生方面的书;而辑略则分别说明六略、三十八种大小类目的意义和学术源流, 阐述六略的相互关系及书籍的用途, 成为六略之关键、诸书之总要, 故置于六略之先。
《七略》虽然早佚, 但其影响极为深远:一、校书。开校雠学之先河, 东汉一代、三国韦昭、西晋荀勖、北齐樊逊等, 皆遵其方法校书。二、编目。班固撰《汉书·艺文志》, 大体上是照般《七略去》而成:删除辑略, 保留了其中的内容。辑略中总序列于六略之前, 大、小序列于六略及三十八种之后。三、分类。班固《汉书·艺文志》, 保留了《七略》中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王俭《七志》中, 经典志即《七略》六艺略, 诸子志即《七略》诸子略, 文翰志即《七略》诗赋略, 军书志即《七略》兵书略, 阴阳志即《七略》数术略, 术艺志即《七略》方技略。另外阮孝绪的《七录》、许善心的《七林》也承其遗风。四、科研。传播古文经的优点, 对附会迷信的今文经学以抨击, 推动了郑 (玄) 学的形成。五、著录。《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书籍, 基本上是《七略》所著录的图书。所以, 通过《汉书·艺文志》, 可了解西汉国家藏书的概貌。史志目录编目原则、体例、方法, 可以说皆从《七略》中吸取了营养。已故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汉后期, 继司马迁而起的大博学家刘向、刘歆父子, 做了一个对古代文化有巨大贡献的事业, 就是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当然, 史书在汉代不能独立成类, 不仅是因为史书不多, 还因为经史尚没有严格区分, 史书只是作为经书的附庸而存在。汉人把史书同经书都看作是六艺的一部分, 把经与史放在同等地位加以讨论。这样, 史书附人“书”和“春秋”两小类, 列人“六艺略”, 就是很自然的了。这种分类, 一方面反映了汉代以前的史书尚欠丰富, 史学不够发达, 未能摆脱“附经立说”的局面;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历史学的发展认识不足。
2 类目内涵的把握
四部分类肇始于魏秘书郎郑默所著《中经》, 其后晋秘书监荀勖在《中经》的基础上更著《新簿》。据载:“魏氏代汉, 采掇遗亡, 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 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 又因《中经》, 更著《新簿》, 分为四部, 总括群书。”《隋书·经籍志》所述更详:“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 分为四部, 总括群书。”根据《隋志》的记载, 其分类体系为:
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
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日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家书。
如果对其类目内涵仔细研究, 就会发现, 甲部收录内容同《七略》的六艺略, 相当于后世之经部;乙部收录内容同《七略》的诸子、兵书、数术、方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行社概述.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精选47.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电子版教学课本(2025年秋-新教材版本).docx
- 【精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版).pdf VIP
- 3500个常用汉字整理完整.doc VIP
- 农村狗狗交配的全过程,让你看了有点不可置信.pdf VIP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课件14.ppt VIP
- 8.2 掌握自驾游计调业务 课件《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申银万国行业分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