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的畜牧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突厥的畜牧业 土耳其语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牧羊人之一。它的最高统治集团姓阿史那氏。约在公元六世纪兴起于我国今新疆东北部,其后势力扩展至大漠南北及中央亚细亚一带。从公元552年首领阿史那土门在漠北建立政权开始,至742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昕绝统为止,在我国和中亚共活跃了将近二百年,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都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它的社会制度作一初步探索。 (一) 突厥人和铸铜的思想传统 突厥人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随水草迁徙”,过着游牧的生活,以毡帐为居室,食肉饮酪,身衣裘褐,披发左袵,善于骑射。骑兵常用的武器有:角弓,鸣镝,铠甲,矟,刀,剑等。其生活习惯,大体上与匈奴相同 突厥人的畜牧业很发达。据史书所载,北周至隋初之间,木杆可汗“控弦数十万” 但是突厥人的游牧经济是不稳定的。因为追逐水草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利用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的过程,故在当时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小,一遇风灾雨雪、严寒旱疫,牲畜便大量死亡,社会生产便趋萎缩,政权也随之大为衰弱。例如隋文帝诏书说到沙钵略可汗时的情况: “(突厥)种类资给,惟藉水草,去岁四时,竟无雨雪,川枯蝗暴,卉木烧尽,疫死亡,人畜相半。旧居之所,赤地无依,迁徙漠南,偷存晷刻(苟存性命于一时)” 畜牧业是突厥人的经济生活的主要基础。正如熟悉突厥情况的唐朝使臣郑元 狩猎业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后突厥苾伽可汗的大臣暾欲谷说过:“突厥人徒稀少,不及唐家百分之一,所以能与(之)为敌者,正以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人皆习武”之故 “吾人时方居总材谷(即阴山山谷)及黑沙(城)。吾人居彼,以大兽、野兔自给,民众口食无缺。……此(当时)吾人之境况也。” 手工业在突厥社会中是有悠久的传统的。突厥人早在兴起之前、居于高昌的北山时,就已学会了锻冶技术,五世纪中叶受柔然统治时,就以锻铁生产为柔然奴隶主政权服役,故被柔然统治者贱称为“锻奴” 根据西方史料记载,在西突厥始祖室点密可汗(公元562—576年在位)时期,东罗马的使臣蔡马库斯(Zemarehas)出使西突厥,当行抵索格底亚境时,即有突厥人携铁前来求售。这些突厥人的主要目的并非真正售铁,“其意盖欲示其国有铁矿也。在彼国制铁极不易,售铁者,或欲夸示吾人惟彼国为产铁国也” 上文又曾说过突厥的兵器有鸣镝、铠甲、长矛、刀、剑等多种,虽史书未明言这些兵器是用铁制或用铜制,但制造兵器必须以建立金属制造手工业为前提。尤其是突厥是游牧民族,牧民都是骑兵,“控弦之士”动辄十数万、甚至数十万,姑以每兵每月消耗十矢计之(实际上何止此数),制造箭镞的铜、铁矿和冶炼能力,其需要量和规模,也就可观了。因而可以推断冶铁和铸铜手工业应该是很发达的。《新唐书·黠戛斯传》载,黠戛斯境内出产一种名为“迦沙”的铁,“(能)为兵(器)绝犀利”,突厥统治者勒令它按时输送,以供军用。可见突厥的兵器(最少是主要的兵器)是建立在冶铁手工业的基础上的。此外,蔡马库斯曾见室点密乘坐两轮金椅,汗帐顶盖为黄金装饰,又见帐内外陈列和堆积很多雕镂工巧的各种盘碟、饮器,也可以说明西突厥社会还有其他各种手工业部门的存在 突厥人还有毡车 《隋书·突厥传》和《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还记载都蓝可汗曾向隋文帝贡葧布、鱼胶;颉利可汗也曾向唐太宗献鱼胶数十斤。考鱼胶原名鳔胶,为用鱼鳔(鱼体内调节比重的器官)造成的一种胶,粘力甚强,为精细木工用作接合剂之物。突厥人既掌握了制造鱼胶的技术,这反映了他们的木器制造业的工艺水平。至于勃布,则是用蒿(一种植物)织成的粗布。这种葧布,如果不是从西域掠夺或交换得来,就是突厥人也学会了织布甚或有简单的纺织手工业了。 突厥早在六世纪初叶便与中原发生贸易关系。西魏大统十一年(公元545年),阿史那土门即至塞上市缯絮 “时大乱之后,中州少马,遇突厥蕃市牛马,以资国用。” 又载: “(武德)八年正月,吐谷浑、突厥各清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 由于突厥和吐谷浑等族人民与唐朝的互市,解决了唐初中原耕牛不足的困难,这对于唐初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曾开放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抗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作为与突厥互市的场所。突厥以大批的马匹及其他牲畜与唐朝的大宗布帛、丝织品进行交换,当时唐朝有许多良种的战马都是由突厥输入的 突厥自兴起以来,历隋、唐之世,与中原的贸易关系是密切的,互市对于双方、特别是双方的人民是需要和有利的。只是由于突厥统治者经常发动掠夺战争,至使双方的正常贸易关系时被中断。正如唐玄宗开元九年在赐给苾伽可汗的诏书中所说:“曩昔国家与突厥和亲, ……国家买突厥羊马,突厥受国家缯帛,彼此丰给。自数十年来,不复如旧。正由默啜(可汗,苾伽可汗之叔)无信,口和心叛,数出盗兵,寇抄边鄙。……” 突厥除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