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关传文书的演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关传文书的演变 秦汉时期,官员和民众主要使用关津。然而,自西汉以来,它不仅灵活的形式,而且员工被派去使用驻军。而且在关传文书中出现“移过所”用语。简文如: (1) 夜 (2)四月乙巳,玉门候畸移过所 (3)元康二年正月辛未朔癸酉,都乡啬夫 当以令取传谓移过所县道河 正月癸酉居延令胜之,丞延年 上举三简皆是西汉前期之物,揭示了关传向过所文书的演变。其一,简(1)记玉门都尉候畸就官吏“天□”将赴“行在所”,即移过所通知所到地方,“当舍传舍”,意即驿舍提供食宿;牍尾“传行从事如律令”,乃指“天□”所持关传,也就是说郡县关津驿站接到过所通知,还要验证关传才供给食宿。这是关传和过所合一的官府公文,具有通知和路证两种作用,与单纯的传不同,与以后的过所也有显著的差别,然而它却孕育着过所文书的雏形。 那未,这种传与过所双重性质的官府文书始于何时呢?又简(2)仅记玉门都尉候畸将出行预先通知“过所”,未见传,可能是视察本防区之故,显是通知形式的公文。仅限官府使用,但它是刚从关传中脱离出来的早期过所文书。简(1)、(2)是迄今见到的最早过所,陈直先生依“玉门都尉护众”见于简386:“太始三年闰月辛酉朔已卯,玉门都尉护众,谓千人尚尉丞无署就”, 其二,简(3) A (正)面是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正月,都乡啬夫向居延县请传,由居延令胜之、丞延年签发,并“移过所”通知所诣之县道关津;B (背)面“印曰居延令印”,指钤居延县令之印。这是一件由行人携带的正卷传与过所,显然初期的过所是传与过所合二而一,两者相辅相存,过所从通知形式演变为行人的路证。传则转化为行人的身份证了。这与武帝时期传与过所合一,具有双重性格,恰好相反,可以说本件是过所的初期形式。 其三,汉武帝、宣帝时期,早期过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与过所合一。另外,外出人员包括官吏和百姓,出行目的迥然不同,前者多属公差,后者多是私事,所以过所分公事与私事两种性质。简(1)、(2)、(3)似属因公事者所用,这里仅举百姓使用的私事性质的传与过所如下: (4)□□□年六月丁巳朔庚申,阳翟长猛,狱守丞就兼行丞事,移函里男子 李立弟临自言, 取传之居延过所县邑候国,勿苛留如律令。候自发 □□长二丈二尺直千六百钱是曼口用乃予之140·IB (5)□充光谨案户籍在官者,弟年五十九,毋官狱征事,愿以令取传,乘所占用马八月癸酉,居延丞奉光移过所河津金关,毋苛留止如律令,/掾承 218·2 简(4)A面是阳翟长猛、狱守丞就兼行丞事签发给李立弟的度关路证(传、过所合一),B面附记李立弟随身携带物品“(绢)长二丈二尺,直千六百钱”。简(5)所云“户籍在官”,汉朝“户籍藏”乡,由掌司法、赋役的啬夫管理。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西乡所属几个里的户口、劳动力、田亩、贷种、交纳刍稿反算赋的简就是明证。又云“占用马”,按《汉书》卷7《昭帝纪》:元凤二年(前79年)“其令郡国毋令今年马口钱”,文颖曰:“往时有马口出敛钱,今省”。如谆曰:“所谓租及六畜也。”王先谦《补注》:“沈钦韩曰:武帝令亭畜马,故敛民出钱。为市直刍秣费也。” 稽考史籍首见过所记载于汉宣帝时期,《汉书》卷94《匈奴传》云: 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是岁甘露元年也。明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汉遣车骑都尉韩昌迎,发过所七郡,郡二千骑为陈道上。师古曰:“所过之郡,每为发兵阵列于道以为宠卫也。”《补注》先谦曰:“《通鉴》胡注七郡谓过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冯翊而后至长安者也。” 唐训诂大师颜师古以为东汉才有过所,因此,在此将“过所”注为“所过之郡”,《资治通鉴》亦附颜说。 上引四简皆是酒泉太守和居延都尉出行或巡视防区烽塞,预先发过所公文,通知所到县或烽遂与《汉书》所载相印证。 另外,西汉吏民使用符传仍分公私两类,官吏出差由驿站按等级供给食宿,乃仍秦制,“传”中沿用“从者如律令”语。“汉书》卷99《王莽传》载: (始建国二年冬十二月)吏民出入,持布钱以付符传。(师古曰:“旧法行者,持符传即不稽留,今更令持布钱与符相付,乃得过也。”)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师古曰:“厨行道欲食处,传置驿之舍也,苛,问也,”)《补注》:“苏舆曰:苛与何同音通训,《周礼》:射人不敬者,苛罚之。郑注:苛谓语问之。《广雅》释诂何问也。” 据此,官吏公差或“舍官府”,或“舍传舍”,或“厨传舍”,驿站按官吏身份品级供给食宿,在莽时使用“布钱”为绎站提供食宿的凭证。吏民外出办私事者,绎站不提供住宿与饮食,大凡行人无公差凭据(布钱)者,“厨传勿舍”,驿站不供私人食宿,无庸置疑汉代关传制度较之前朝已臻完善。 就以上所述,自战国至秦汉(西汉)为关传盛行的时代。大概汉武帝元鼎年间过所称谓出现,从关传中演变出名为过所的通行证,中经昭、宣、元、成诸帝过所行用逐渐广泛,然而终西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