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平城地区行政官员设置及迁转研究
天兴元年(398年),道武皇帝迁至平城。平城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迁都洛阳,导致平城地区地位有所下降,但作为北方重镇、代北旧都,平城地区仍受到中央朝廷的重视。关于平城地区的研究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学界对平城地区的行政管理有所关注。平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为司隶校尉(司州刺史),张金龙师指出北魏司隶校尉的设置承袭慕容后燕之制,作为地方行政长官司隶校尉肯定也具有监察职能
一、 孝明帝、献帝时期的司隶校尉
孝文帝迁都前,平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为司隶校尉,张金龙师曾梳理北魏前期司隶校尉的任职人员,道武帝时期可考的任职者有拓跋顺、庾路二人,太武帝时期宋宣一人,文成帝时期杜胤宝一人
孝文帝迁都后,改司州为恒州,平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为恒州刺史。清人吴廷燮对北魏恒州刺史的任职人员进行了初步整理,考证出24人,然尚存纰漏、谬误之处
宣武帝时期还有元苌,《元苌墓志》记载,“景明元年,营构太极都将,持节、镇远将军、抚冥镇都大将,持节、辅国将军、都督南征梁城寿春之钟离。太中大夫、兼太常卿、散骑常侍、使持节,抚慰北葙三州七镇新附蠕蠕,衔命北巡大使。使持节、都督恒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恒州刺史,北中郎将、带河内太守。永平中,河南尹”
孝明帝时还有独孤盛、段儒、暴诞,此外吴廷燮所考元瑱并未任恒州刺史。独孤盛,“(独孤思男)父盛,魏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南北部尚书、恒州刺史”
北魏末期具体时间不可考的还有赫连□□、路神龟、苏强三人。赫连子悦:“高祖勃勃,……曾祖伦,夏帝之第四子,酒泉王太尉录尚书。祖豆勿于,知机其神,来宾魏室,频牧雄州,大开书社。父仪同三司豳恒二州刺史。”
由上表可知,自天兴年间在平城地区设司州至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西魏130余年的时间里,可考的州级行政长官有37人,平均任期为3.78年。史籍记载有限,我们并未发现明元帝、献文帝时期司隶校尉的任职者,孝文帝迁都前可考的司隶校尉及司州刺史仅5人,这说明实际任职者明显超过37人,与之对应他们的平均任期会明显短于4年。孝文帝迁都前任期相对较长,如拓跋顺,“及太祖讨中山,留顺守京师。柏肆之败,军人有亡归者,言大军奔散,不知太祖所在。顺闻之,欲自立,纳莫题谏,乃止。时贺力眷等聚众作乱于阴馆,顺讨之不克,乃从留宫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灅水为固,以宁人心。太祖善之,进封为王,位司隶校尉。太祖好黄老,数召诸王及朝臣亲为说之,在座莫不祗肃,顺独坐寐欠伸,不顾而唾。太祖怒,废之”
二、 帝的宗族亲疏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官员任命过程中,官员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起了很大作用,但官员的家世背景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起到主导作用。我们来探讨恒州刺史(司隶校尉)的出身和祖父官职等情况。
恒州刺史(司隶校尉)皆可考,为鲜卑贵族、汉姓士族、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并无庶族。北魏非汉族姓氏的界定参见《北朝胡姓考》
出自元氏宗族者共13人,占出身可考总人数的35.14%(13/37)。相州刺史出自元氏宗室者共9人,所占比例为16.98%(9/53),明显低于恒州刺史(司隶校尉)的人数和比例,这充分说明北魏中央政府对平城地区行政长官特殊对待,以元氏宗族为首选。这13人分别是拓跋顺、元赞、元澄、元纂(孝文帝)、元志、元嵩、元琛、元匡、元继、元苌、元渊、元顺、元纂(孝明帝)等13人,我们将他们与皇帝的宗亲关系整理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拓跋顺与道武帝同为昭成帝孙,未出五服。元赞与太武帝为五服亲,与太武帝玄孙孝文帝已出五服。元澄为孝文帝高祖景穆帝之孙,未出五服。元纂与文成帝为五服亲,与文成帝孙孝文帝已出五服。元志曾祖与孝文帝曾祖明元帝为五服亲,元志与孝文帝已出五服。元嵩为宣武帝高祖之孙,未出五服。元琛父元建与宣武帝天祖太武帝为五服亲,元琛与宣武帝已出五服。元匡与宣武帝为五服亲。元继与宣武帝曾祖文成帝为五服亲,与宣武帝已出五服。元苌祖拓跋乙斤与宣武帝六世祖明元帝为五服亲,与宣武帝已出五服。元渊与孝明帝高祖文成帝为五服亲,与孝明帝已出五服。元顺与孝明帝父宣武帝为五服亲,与孝明帝已出五服。元纂与孝明帝父宣武帝为五服亲,与孝明帝已出五服。
这13人中,仅拓跋顺、元澄、元嵩、元匡4人任恒州刺史(司隶校尉)时与当时皇帝的关系未出五服,元赞、元纂(孝文帝)、元志、元琛、元继、元苌、元渊、元顺、元纂(孝明帝)等9人已出五服。正如马志强先生所说,元氏宗室担任恒州刺史就直观地表明了迁洛之后恒州地位的关键和重要
出自其他宗族九姓和勋臣八姓者共计7人,占可考人数的18.92%(7/37)。相州刺史的数据为10人、18.87%(10/53),与平城地区行政长官的数据大体一致。这7人,分别是宗族九姓长孙氏长孙酌,勋臣八姓穆氏穆泰,陆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