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溶山地石漠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荒漠化是指裸露的岩石,在溶解山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互动下,其类似于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现已认识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可以认为强烈的岩溶化过程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为石漠化过程激发的主要人为因素。而且已石漠化的土地又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水文循环等形式反作用于石漠化发展过程中,继续加速石漠化进程。这一“人为”与“自然”的叠加反促作用,导致生境进一步变劣、石山荒漠化程度加重。
岩溶山地的生态退化恢复重建和石漠化防治在宏观上要求更大范围地研究岩溶山地地域系统的分异规律和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微观上要求进一步研究荒漠化岩溶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阐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机制、系统内部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包括物质转化、养分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特征、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种群动态等与人类活动的耦合机制。在研究尺度上,将从传统的小尺度、静态的定性调查描述,转向定位、定量地对岩溶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宏观、动态且具有辅助决策作用的系统研究,并对未来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制定中长期防治规划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背景数据支持。但已往的研究侧重于石漠化现状与地质背景调查,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生境退化影响的过程探讨,且局限于大尺度的或单一因素的研究,缺乏从中小尺度和生态系统角度阐明岩溶生境的致损与恢复机理。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山区为例进行石漠化成因分析,探讨岩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特点及其机理,有助于理解岩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退化岩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1 研究领域和方法
1.1 山、巴岳山—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km2,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0%左右,为类似于地中海型具溶洼、丘峰的侵蚀溶蚀亚热带裸露岩溶景观,主要集中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各县,其中碳酸盐岩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的县有9个,占30%以上的县有3 个。(1)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华蓥山、巴岳山以东,方斗山及金佛山西北麓一线以西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狭长紧闭背斜核部,为P、T1-2的碳酸盐岩地层,形成“一山两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两槽”式的地貌景观;(2)渝东北中山区:位于东北部大巴山区内,各时代碳酸盐岩地层广布,本区岩溶槽谷表现不明显,侵蚀作用大于岩溶作用,形成以三叠纪灰岩为主体的高山峡谷。一种是灰岩中山山原形成的峰丛地貌,一般灰岩裸露、灌木丛生,林木生长缓慢,多小老树,荒地比重也大;另一种是出露在中低山的巴东组(T2b)紫色岩和薄层灰岩组成的向斜低中山,不少地区灰岩裸露,杂灌丛生。(3)渝东南低中山区:褶皱走向北北东向,为背斜宽缓、向斜狭窄的箱形隔槽式褶皱,背斜轴部出露(、O、P、T2)碳酸盐岩地层。该区岩溶发育,凡灰岩分布区均呈现顶面齐一的岩溶丘陵(以中丘为主)景观,圆丘间以洼地、干谷、漏斗和落水洞发育为主,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属云贵高原及鄂西山地间的过渡地带。部分地区有喀斯特原始森林。
1.2 学习方法
1.2.1 样地选择与调查
选择北碚作为平行岭谷低山岩溶区的代表,巫山作为渝东北岩溶区的代表,黔江作为渝东南低中山岩溶区的代表,金佛山作为重庆市受干扰较小的岩溶生态系统的代表。四个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等生态背景不同,生态现状各异,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均有差别,能全面反映重庆市岩溶山地的整体情况。1~10号样采自北碚鸡公山,11~16号样采自黔江,17~20号样采自金佛山,21号样采自南川(金佛山附近),22~26号样采自巫山(表1)。样地选择时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考虑岩溶山地生态演替序列:自然(原始)林地?次生林地?灌草坡?耕地、人工林?弃耕地;每个研究区的样地都选在一完整的岩溶地貌单元内,尽量保证地形的一致性。 依不同地貌部位、不同荒漠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表生植被群落结构变异情况等在选定的26个样地上按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逐层取样;随机放置40 cm×25 cm小样方2个,分三层(0~5 cm、5~10 cm、10~15 cm)取土壤种子库土样;同时观测生物量和多样性。
1.2.2 土壤颗粒及有机质的测定
田间采集的原状土样经室内风干后,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分别测定5 mm、5~3 mm、3~2 mm、2~1 mm、1~0.5 mm、0.5~0.25 mm的各级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沙维诺夫法)。土壤颗粒组成用比重计测定,用石英砂—高岭土吸力平板仪测定低吸力段(90 kPa)土壤脱水过程的水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