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虑塑性区弹性变形的土体应力-应变关系解析解
孔扩张理论在土力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解释静力勘探和压力试验的机制,预测沉降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国内外科学家采用不同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了孔扩张理论。在merced基于相互关联的mohr-coulumb的服役标准的情况下,提供了理想的弹塑性圆孔扩张问题的基本解。根据不规则莫霍尼韦尔的服役参考,郭尔尼韦尔在零半径内确定了圆孔的有限张力分解。假设土体为最合适的弹塑料,考虑到土体的弯曲,并研究了土体中的孔扩张。蒋庆阳等人运用双剪刀理论、三折线线性软化模型,提出了问题的逐步解决方案,但未能给出问题的分析解。王晓红等人还介绍了三折线线性软化莫霍-coulmb和treca材料中孔扩张的分析解,但忽视了塑造区域的弹性变形,这与土壤材料的实际变形不一致。许多传统的三轴试验证实了弹性变形的重要影响。用半分析系数法研究了圆形扩张理论,并确认了弹性变形的重要影响。
土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材料,对于岩石、硬黏土、结构性黏土、紧密砂土等材料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性,而且在剪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体积变形的剪胀特性.准确描述孔扩张问题,考虑土体的软化和剪胀是必要的.本文在三折线线性软化模型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土体剪胀特性和塑性区的弹性变形,给出了球形孔扩张问题的解析解.
1 在问题描述和力学模型中
1.1 孔壁土体流动中的平衡方程
由于孔壁处受到内压力p的作用,土体产生扩张,孔周围土体经历3个阶段.当p较小时,土体处于弹性阶段;当p继续增大并达到一定值时,孔壁附近土体进入软化阶段;随着p继续增大,孔壁附近土体又进入塑性流动阶段,最终在孔周围形成3个区:流动区、软化区、弹性区.基本方程如下:
平衡方程
dσrdr+2σr-σθr=0.(1)
几何方程
εr=-dur/dr,εθ=-ur/r. (2)
边界条件
σr=p,r=a0;σr=σ0,r=∞.}(3)
式中:σr、σθ分别为球形孔扩张径向、环向应力,εr、εθ分别为径向、环向应变,r为球形孔半径,ur为径向位移,σ0为土体初始应力,a0为初始孔径.
1.2 土体软化力学模型
基于常规试验结果,紧密砂土、硬黏土等的应力-应变关曲线可以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三折线线性软化模型.其中,σ1-σ3为剪切强度,ε为轴向应变.在达到峰值强度q0后,土体屈服软化,强度随应变线性减小,最终达到残余强度qcr,弹塑性交界处的径向应变为ε1,当土体刚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应变为ε1的β倍.参数β、q0、qcr可由试验测得,ε1由计算确定.
1.3 土体剪胀表征2
选用工程中最常用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应变为加工软化参数.以压为正,拉为负.当土体进入塑性状态时σr为正,σθ为负,所以σrσθ.则土体屈服函数可表示为
在初始屈服时,
f(σ1,σ2)=σr-ασθ-q0=0; (4)
在软化阶段,
f(σ1,σ2)=σr-ασθ-[q0-λ(εr/ε1-1)]=0; (5)
在流动阶段,
f(σ1,σ2)=σr-ασθ-qcr=0. (6)
式中:α=(1+sin?)/(1-sin?),?为土体的内摩擦角;λ=(q0-qcr)/(β-1).
为了考虑土体的剪胀特性,采用非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假设土体均匀剪胀.在软化阶段,流动法则为
dεpr/dεpθ=-2/h; (7)
在流动阶段,流动法则为
dεfr/dεfθ=-2/f. (8)
式中:h、f分别为软化区和流动区的剪胀率.
2 球孔扩张
2.1 弹塑性理论及应力-应变关系
根据轴对称问题的弹性解答,得
σr=(σrp-σ0)(rp/r)3+σ0, (9)
σθ=-12(σrp-σ0)(rp/r)3+σ0,(10)ur=12E(1+ν)(σrp-σ0)(rp/r)3r.(11)
式中:rp为塑性区半径,σrp为弹塑性交界处的径向应力,E为弹性模量,ν为泊松比.在弹塑性交界处,式(9)、(10)应满足式(4),则
σrp=(3ασ0+2q0)/(2+α), (12)
urp=δrp. (13)
式中:urp为弹塑性交界处的径向位移.
δ=(1+ν)[(α-1)σ0+q0](2+α)E.
由弹塑性理论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可知,
ε1=εrp=2δ. (14)
2.2 urre1e2e2e2
dεr=dεer+dεpr, (15)
dεθ=dεeθ+dεpθ. (16)
式中:上标e表示弹性应变,p表示塑性应变.
dεer=(dσr-2νdσθ)/E, (17)
dεeθ=[-νdσr+(1-ν)dσθ]/E. (18)
结合式(7)、(15)~(18)得
hdεr=2dεθ=[(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认可内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AMS2750D高温测试标准(中文版).pdf VIP
- 道路固化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2030年学校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题库.docx VIP
-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docx VIP
- 1,打开链接httpsportal.tyut.edu.cn8443zfcalogin进入页面:.doc
- 排导槽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六三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植物的“身体》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