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太极图》的思想来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敦颐《太极图》的思想来源 周敦颐的太极图来自张伯端。周敦颐的思想与张伯端有很多相似之处。戴震说:“周子之学,得于老氏者深,而其言浑然与孔、孟比附,后儒莫能辩也。”“老氏者”指的是道教人物,其实就是张伯端。 周敦颐是宋代图书学派中出图返儒的人物,其出图反儒的关键是陈抟的《无极图》与道教内丹修炼的义理。他的思想是以《易经》和《中庸》为本的。他的思想是以《周易》为基础。《通书》又名《易通》。张伯端本为儒生,得道前是一个官吏,得道后也是一个幕僚,是出儒入道的人。他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周易》、《老子》、《阴符经》,其中《周易》是最根本的。《悟真篇》的结构安排鲜明地体现了《易》的思想:“内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乙之奇;续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也。”在《悟真篇》中,张伯端以十二辟卦对应十二辰,辅以二至二分说明进阳火、退阴符,炼成金丹的过程。此外,张伯端丰富的《易》学思想还表现在“取坎填离”,以后天还返先天,“南北宗源翻卦象”,“自如颠倒由离坎”等方面。可见,周敦颐和张伯端均以《周易》为主要的思想渊源。 张伯端的基本思想是:无极——太极的宇宙论,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和主静去欲的方法论。先来看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论。周敦颐曾经作《读英真君丹诀》:“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几。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把这首诗与陈抟的《无极图》相对照可知,“子”指水火,“母”指金木,“主”指圣胎。水火来自于金木,相交成为圣胎,即“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指精、气、神化而为一。“微”,指炼神还虚,微妙莫测。这样看来,周敦颐的《太极图》基本上是以道教的《先天太极图》为蓝本,参照陈抟的《无极图》而作,即将《先天太极图》的第二圈改为无极图的第二圈,以坎离相填即中爻互易为乾坤卦象。《太极图说》中的首句“自无极而为太极”,无极和太极连系在一起而说,当是在这两个图的启发下提出的。黄宗炎对此说到:“周子之‘无极而太极’,则空中之造化,而欲合老庄于儒也。……老氏之学,致虚极,守静笃,甘瞑于无何有之乡,遽然似非人,内守而外不荡,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主静’‘立人极’,其亦本此与?” 张伯端同样继承了陈抟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论,说:夫人之身,大而可以取象天地,包容万汇,变化莫测,灵通玄妙。百姓日用而不知,故金丹之道鲜矣。……且以君身之天地言之,自太极既分,两仪判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立而天、地、人之道备矣。” 这是万物生化的过程。就修炼而言,“元神见则元气生,盖自太极既分,禀得这一点灵光,乃元性也。” 炼丹就是彰显此元性而得道的过程:“盖一阴一阳之为道,往来不可穷,用之则充塞于一身之中,是此物之作用,不用则归藏于心田之一,了然无形象,然则何物耳?意之主耳。左属阳,右属阴,做到这里,方是返太极。曰反太易者,自太极,反太极者,自太和,致太和者,自阴阳始。” “反太极”之“太极”,实为无极。这是逆万物化生的过程而成丹的过程。陈抟和张伯端以图解易,制作和运用《无极图》,是以无极为宇宙本原,演出“逆以成丹”的内丹理论。《悟真篇》内炼成仙的原理是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为基础的。张伯端承钟吕之说,认为在身内炼丹,须取法于身外天地,穷究宇宙生成的本原与规则。《悟真篇》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是道顺生天地万物的顺序。张伯端认为“道”是阴阳五行之至精的凝聚体,是永恒的。按照天人一体的原理,人身中亦有阴阳五行之至精,效法自然,以己身为天地,“颠倒陶熔,逆施造化”,循阴阳转化和五行相生相克而逆转运动,就可以使阴阳五行至精凝聚,返本还元,与道合契,便可长生不死,即“返根复命即长存” 。周敦颐则抛弃内丹修炼的具体内容,吸取“无极”为宇宙本原的说法,用“无极”代表“无”,用“太极”代表“有”,无极生太极,建立以“理”为宇宙本原的宇宙生成论;然后周敦颐基于天人一体的观点,仿效“道法自然”的思维模式,创立“顺以生人”的成圣之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五气顺布,顺以生人,即“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基本思想就是顺生万物,逆则个人修养。“无极而太极……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讲的是顺生,即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人)的宇宙生化过程。这里的思想来源于《老子》:“天下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易大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唯人也……小人悖之则凶”讲的是逆行,即万物(人)→五行→阴阳→无极的万物复归过程。这里的思想来源于《老子》所说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牡之门,是谓天地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