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湘籍作家叶德辉生平补考.docxVIP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作家叶德辉生平补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作家叶德辉生平补考 叶德辉是清末湖南著名学者,是全国著名的学者。他在学术方面与王先谦并称为长沙“王叶”,与湘潭王闿运号称湘潭“王叶”,但他又是著名的保守派领袖,政治和学术双料保守冠军。最后在1927年的革命大潮中被处死,他的死亡在后世充满争议。 现今关于叶德辉论文资料有限,几乎千篇一律地这么记载:维新变法时期,叶德辉坚持顽固守旧,排斥新说,攻击新政,指斥“南学会”不应讲康有为之学,非议“开民智”、“申民权”的举措,污蔑讲学是“开民乱”,对《湘报》诋毁尤甚;民国四年(1915),叶德辉在湖南组织筹安分会,担任会长,拥戴袁世凯复辟帝制;在1927年大革命中,为革命群众镇压;叶德辉虽在政治上表现得比较保守,但在学术上却颇有成就(摘自李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叶德辉的历史文献学成就》2003年3月)。 他为什么反对“康学”,为什么被镇压?一个这么有成就的学术大师,后人对他的生平资料却知之甚少,是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这方面的关注吗?其实真实的叶德辉也许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 叶德辉的学术研究 叶德辉作为清末民初湖南乃至全国的风云人物,其一生并不能用“伟大”“卓越”等词语来概括,却绝对可以用“不平凡”一词来形容。 叶德辉 (1864一1927),字焕彬 (也作焕彬),于1864年1月15日,出生于湖南省城小西门下坡子街公和店中。人长得高大修伟,可惜脸上有麻斑。语言诙谐幽默,说话声音很大,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在吵架,而且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善意的谎言”,常常讲直话让人下不来台。他一个非常有名的同乡王闿运称其为“叶麻子”,估计就是不喜叶德辉的性格。 叶德辉的老家在江苏省,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搬家至长沙的。后来叶德辉花钱买了湘潭县县籍,所以后来别人就说他是湘潭县人。叶德辉1880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1885年高中举人。1892年他考中二甲第九十五名进士,被授吏部主事。与他同中进士的有很多近代名人,如吴士鉴、陈伯陶、汤寿潜、蔡元培、尹昌龄、张元济、唐文治、沈宝琛等。四月底朝考,叶德辉列二等第五十七名,钦点吏部主事。“殿试三百士,作赋声摩空。姓名榜黄甲,分曹司考功。”当时湖南人在吏部无才近二十年,同乡都去祝贺他。而叶德辉竟然将乌纱弃之如敝屣,第二年即辞职回湘,一生再不复出。回到长沙后遇到他的老师,也是他志同道合的湖南另一学术领袖王先谦,王非常器重他,两人非常投契,经常研讨经学,叶以“决事明快”受到器重。 在长沙期间,叶德辉一边经营“叶公和”酱铺,一边继续他的学术研究。他善于藏书,也乐于刻书,并且通过研究自己的藏书,写成《书林清话》,这本书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时至今日,研究文献学的学者都绕不开这本书。章太炎就称叶德辉为“读书种子”,1914年在与女婿龚未生的信中称:“得叶德辉一人,可与道古。”并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省宪问题与叶德辉产生争执时感叹:“如此好学问,甘作谯周,何欤?”在痛惜叶德辉的政见错误之时,还是肯定叶德辉“如此好学问”。叶德辉去世后,梁启超在与家人的信中,也说:“叶平时为人本不自爱(学问却甚好)……”梁启超是叶德辉在戊戌新旧之争时的论敌,也承认叶德辉学问甚好。 叶德辉曾写了一篇描述自己的自画像,非常的有意思。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数十年轰轰烈烈,天子不得臣、国人皆欲杀、海内诵其著述、遐荒识其姓名之叶德辉,至是而年始六十。”他自己一边是感伤,一边又有点沾沾自喜。“国人皆欲杀”是他自己对过往的生涯总结。他自己也明白,他辉也住在坡子街,对此他非常生气。叶德辉大肆抨击这件事。估计叶德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黄兴作为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者,并没有追究之意,并且写信谦虚地推辞改名。虽然黄兴是开国元勋受到世人敬仰,但叶德辉不依不饶,于第二年很“不合时宜”,一些行为常常遭到当时人们的猛烈抨击。甚至有很多人欲杀之而后快。如果叶德辉一心只想做学问的话,也许现在对他的评价会高许多。但如果是这样,就不是叶德辉了。“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融入到叶的行为中。再加上他天生的直性格,毫不顾忌政治忌讳,让他很多次面临灭顶之灾,虽然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保守派,但在他自己,却认为自己是“谋国的孤忠”,问心无愧。 叶德辉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令人憎恨至想杀掉他,最早要上溯到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变法湖南是主要阵地之一,变法改革运动轰轰烈烈。 这时,戊戌变法的诏令已由皇帝颁布到地方,变法此时已经在湖南取得正统地位,并且甲午战争后变法已成为共识,即使再保守的人也明白变法图强的道理,而且谁反对变法就是欺君,那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的。叶德辉却不顾,联合几个“保守”分子,联名上书。其实他们也不是反对变法,而只是反对“康学”,并且编写《翼教丛编》,反对以新政之名、渔利其实的分配方式。康有为 (1858一1927)、梁启超 (1873一1929)倡导变法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