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通淋排石法治疗石淋52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逐瘀通淋排石法治疗石淋52例 石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根据各种疾病的病因和疾病的治疗,“石者流于石”。《藏经》:“沙者,腹部和腹部上隐痛,小便困难,疼痛无法忍受,大便中、下沙者”。该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泌尿系结石, 可发生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 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 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 病人没有任何感觉, 由于某种诱因, 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 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 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 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关于本病的病机隋代巢元方指出“水结则化为石”, 当代认为是“湿热煎熬尿液成石”。关于本病的治疗临床报道较多, 有的从湿热论治、有的从肾虚论治、有的从血瘀论治、有的从中西医结合论治。笔者认为石淋属于《伤寒论》下焦蓄血证, 因热致瘀, 因瘀致结, 结久成石;因瘀石停, 久停石聚。近年来使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数据 1.1 财务并发症及各病理部位关系 全部病例均来自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2005年至2009年外科、急诊科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46例, 占88.5%;女6例, 占11.5%, 年龄18~56岁, 平均32岁。病程最短2h, 最长7d。其中肾盂结石12例, 占23%;输尿管结石34例, 占65.4%;尿道结石6例, 占11.6%。其中, 伴有泌尿系感染者38例, 占65.1%;伴有血尿者44例, 占84.6%。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有腰腹剧烈绞痛症状, 伴有程度不同的腰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血尿;尿道结石患者具有排尿困难、小便涩痛、点滴而出、尿血、小腹胀痛等症状所有病例均经B超、膀胱镜、CT检查确诊为周边光滑圆形或近圆形结石。 1.2 患者年龄因素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石淋诊断依据确诊。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年龄18~60岁, 男女不限, 身体强健; (3) 取得病人同意在知情书中签字者; (4) 结石长径≤1.0cm者。 排除标准: (1) 诊断不明确者; (2) 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 身体虚弱者; (3) 未在知情书上签字者; (4) 结石≥1.0cm者。 1.3 鸡血工酶组1个疗效 所选病例均以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 辨证加减。加味桃核承气汤组成:桃仁10g, 大黄10g, 桂枝5g, 甘草5g, 芒硝6g, 五灵脂10g, 炒浦黄6g, 飞滑石30g, 淮牛膝30g, 金钱草30g, 鸡内金30g, 海金砂15g (包) 。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元胡15g, 白芍45g;尿血重者加茜草10g, 地榆炭10g;少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加枳壳10g, 厚朴8g;小便淋漓涩痛、点滴难出者加木通10g, 竹叶10g。水煎服, 每日1剂, 7剂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1到2个疗程。治疗期间应多饮水多运动并配合蛙跳运动以促进结石排出。 1.4 影像学检查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石、积水完全消失, 尿常规检查无血尿。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输尿管、尿道结石排出, 肾积水消失, 尿常规检查无血尿, 肾盂或膀胱中结石未完全排出, 但数量减少或者体积变小。有效:临床症状缓解,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石位置下移、肾积水减少, 尿常规检查血尿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或虽有改善, 但影像学复查结石位置体积均无变化。 1.5 结果 治愈35例, 占67.3%;显效9例, 占17.3%;有效6例, 占11.5%;无效2例, 占3.9%。总有效率96.1%。 2 桃核承气汤、桃热下瘀,泻热通淋以养血药为主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云:“石淋者, 淋而出石也, 肾主水, 水结则化为石, 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 热则成淋, 其病之状, 小便则茎里痛, 尿不能卒出, 痛引少腹, 膀胱里急, 沙石从小便道出, 甚者塞痛令闷绝。”历代医家均尊此, 以肾虚膀胱湿热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为治疗大法。据笔者临床观察所见。石淋固多属湿热, 但日久热伤血络, 血溢于脉外而成瘀血, 瘀血与热互结于下焦, 即为膀胱蓄血证是也。因热致瘀, 因瘀致结瘀是病机的关键, 若只一味清利湿热, 而忽略瘀血与热互结之根本, 则难奏全效。《伤寒论》之桃核承气汤专为下焦蓄血证所制, 擅破血下瘀, 泻热通淋。本人所用加味桃核承气汤以桃核承气汤为主方, 配五灵脂、炒浦黄、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川牛膝而成。方中桃仁破血祛瘀, 大黄逐瘀泄热, 二药并用, 瘀热并治;芒硝泻热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